1月20日,下午4點,雙匯發展的一則公告,或將成為導致國內屠宰業和冷鏈物流行業大變局的“發令槍”。
根據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匯發展)當日公告顯示,雙匯發展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吸收合并控股股東河南省漯河市雙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雙匯集團)。
一位熟悉雙匯的人士向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透露,此次合并或與去年“非洲豬瘟”導致的行業變局有關,吸收合并雙匯集團還只是開始,雙匯發展最終的目的,或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屠宰業集中程度,同時為提升冷鏈運輸集中程度帶來機會。
就在此前不久,雙匯集團物流板塊脫離,被一家香港公司控制。
所有權層級簡化羅特克斯直接控制雙匯發展
1月20日雙匯發展發布的公告中稱,擬通過向控股股東雙匯集團的唯一股東羅特克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羅特克斯)發行股份的方式對雙匯集團實施吸收合并。
雙匯發展表示,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本次重組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為此,雙匯發展股票自1月21日(星期一)開市起開始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企查查1月20日工商資料顯示,羅特克斯是一家為專門參與雙匯集團股權轉讓項目而在香港注冊成立的項目公司,持有雙匯發展和雙匯集團的股權比例分別為13.98%和100%,而雙匯集團又是雙匯發展的控股大股東,控股比例達到59.27%。
這也意味著,一旦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成功,羅特克斯將成為直接控制雙匯發展的控股股東,而雙匯集團整體上市也意味著雙匯發展的資產規模及市場能力都將迅速放大。
雙匯發展2018年三季度報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總資產規模約為237.88億元,凈資產規模約為146.75億元,實現營業收入366.54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6.52億元,同比增長15.91%。
而2018年上半年,雙匯集團總資產則為224.61億元,凈資產為120.56億元,實現營業總收入237.31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49億元,同比增長28.8%。
如果雙匯集團此次吸收合并成功,羅特克斯與雙匯發展間管理層級將進一步簡化,有利于提升控股股東的直接控制力。
上述熟悉雙匯的人士對此次合并并不意外,在他看來,雙匯集團與雙匯發展在人事關系上,早已“親如一家”,兩家企業的高管,也經常來回調派。
2014年11月,雙匯集團原總經理游牧調入雙匯發展任職,2015年8月,雙匯發展原總裁張太喜調入雙匯集團任職,張太喜至今仍擔任雙匯物流總裁。
屠宰、冷鏈行業現整合機會萬隆行業掌控力或再升級
上述熟悉雙匯的人士表示,吸收合并雙匯集團之后,雙匯發展的資產規模和資金規模都將迅速放大,對其加快整合屠宰業帶來更多勝算,增發股份和發債,都可能會成為萬隆提升行業掌控能力的選項。
屠宰業涉及生豬及其他禽畜的宰殺、食品檢疫及加工,是維系生豬和成品肉之間最關鍵的一環。雙匯創始人萬隆也常在公開場合以“一位殺豬的”介紹自己。
2018年8月31日,農業農村部下發《關于切實加強生豬及其產品調運監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規定了生豬及其產品調運有關事項,包括生豬及其產品調運不得從高風險區向低風險區調運。
業內消息認為,由于非洲豬瘟疫情,“生豬跨省禁調”有可能會成為常態化政策規定。
目前國內生豬產業分布不均,養殖地主要生產區分布于四川盆地、黃淮流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而銷區則集中在北京及東部沿海等發達地區。長期以來主要以生豬跨省調運的方式實現產銷平衡。
自《通知》下發以來,大規模生豬跨省調運基本停滯,主要產區生豬價格大幅下降,銷區生豬價格快速上漲,浙江、河南生豬價差從2018年7月末的0.75元/kg迅速擴大至2018年12月初的4.89元/kg。長期以來生豬調運實現國內產銷平衡的狀態被快速打破。而與此同時,產區、銷區生豬價格和存量的差異,使得銷區屠宰場開工率急劇下滑,生產區的開工率獲得加強。
上述熟悉雙匯的人士表示,“調豬”被禁止,意味著銷區屠宰企業要么轉型,要么壓縮規模甚至停業。
業內人士認為,政策變局,將促使“跨省調肉”迅速取代“跨省調豬”,以確保供應市場需求,同時最大限度減少跨省調豬可能帶來的疾病傳染風險。
在這位業內人士看來,《通知》的出臺,為提升屠宰業和肉類冷鏈運輸行業集中度帶來了難得的機會,同時在“屠宰”和“冷鏈運輸”具有明顯優勢的雙匯發展,將迎來難得的行業并購和擴張歷史性機遇。
被置出的雙匯物流欲為更大發展做準備
2018年12月26日,作為雙匯集團物流板塊的主體及核心,河南漯河市雙匯物流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匯物流)的股東發生重大變更,持股85%的大股東由雙匯集團變更成為萬通物流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通物流),萬通物流是一家香港公司。
公開數據顯示,雙匯物流業務最近兩年發展較快,2016年度,雙匯物流實現營業收入12.6425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6487.48萬元,同比2015年分別增長超過8%和11%。而在2017年度,雙匯物流及其子公司僅為雙匯發展提供的運輸勞務金額就有約12.99億元。
據悉,雙匯物流早期也屬于雙匯發展上市公司體系部分。2010年12月份,雙匯發展按照“主輔分離”原則進行重組,雙匯集團及羅特克斯將屠宰、肉制品加工等肉類主業公司股權及相關配套企業注入上市體系,雙匯發展則將雙匯物流85%股權置出給了雙匯集團。
這之后,雙匯物流龐大的公路干線冷鏈體系,也吸引了眾多知名企業伸出合作的橄欖枝,其中包括麥德龍、順豐控股等,合作范圍也從單純的冷鏈運輸服務延伸至物流、商流、金融和員工福利等方面,成為主推國內生鮮食品行業服務領域發展和變革的重要力量。
在這之后,雙匯系創始人萬隆在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表示,要把雙匯物流從雙匯集團里面單列出去,讓其走出去謀生。
但實際上,雙匯物流與雙匯發展互為依賴的業務關聯,很難用“單列”的手段就能解決。數據顯示,在2016年雙匯物流12.64億元的業務營收中,來自于雙匯發展的業務量就達到11.14億元。而在2018年上半年,雙匯物流來自雙匯發展的運輸業務為6.27億元,占雙匯發展運輸服務總量的85.66%。
上述熟悉雙匯的人士表示,雙匯物流只是在股權上離開了雙匯發展,所謂走出去謀生,也可能只是放在了一個更大的體系中,雖然萬通物流是香港公司,但是雙匯物流的法人依然是張太喜,或為更大的發展目標也未可知。
記者: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吳春波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