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購萬達百貨將蘇寧易購送上了熱搜,同時也讓它陷入了信息披露違規的質疑。
因為隨意"劇透"收購、業績等,很多上市公司都吃過監管部門的罰單,甚至一些高管因此從一些公司離職。
由于我國資本市場仍是以散戶、短線投資為主,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越來越規范,意在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上市公司的"劇透"是有成本的
在公司的新春團拜會上,2月12日,蘇寧董事長張近東突然宣布,蘇寧易購正式收購萬達百貨37家門店。一時間,蘇寧易購上了熱搜,公司的股價也盤中一度上漲4.18%,最終收盤漲幅3.09%。
不過,蘇寧易購作為A股的上市公司,針對這條"熱搜"信息卻并未發布公告,而是以官方微博等新聞稿形式發布。
于是,蘇寧易購也開始被很多投資者質疑,是否涉及"信披違規",是否涉及應披露卻未披露的情況。
蘇寧易購方面也向河南商報記者表示,"有關本次收購萬達百貨交易價格等信息,尚未達到深交所信息披露標準。待該項目交割完畢后,公司會在2019年定期報告中及時披露。"
而兩天過去了,深交所也并未質疑蘇寧易購信息披露違規,由于回應投資者關切,蘇寧易購已在深交所互動易上進行了說明,其中也明確,"本次交易對價、收購標的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凈利潤均未達到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應披露的標準。"
正因如此,有些媒體也借此推測了蘇寧易購收購萬達百貨的價格。
蘇寧易購公布的2018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凈資產為892.33億元。按照信息披露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成交金額高于凈資產的10%的收購需要進行信息披露,因此推算萬達百貨相應的成交金額低于89.233億元。而且,收購的萬達百貨也不可能以子公司的形式存在,其品牌也往往不會延續。
那些因"劇透"領到的罰單
蘇寧易購被質疑信披違規,目前來看是虛驚一場,但之前格力電器的一次"劇透"就沒有那么幸運了。
在1月16日的格力電器臨時股東大會上,在尚未公告2018年公司業績的情況下,格力電器的相關高管人員在回答股東提問時順口說出"格力電器2018年稅后利潤為260億元",而這一句話,格力電器換來了監管部門發出的警示函。
而河南上市公司安陽鋼鐵也出過這樣"劇透"業績的事件。
去年7月4日,上交所向安陽鋼鐵發來了紀律處分決定書,對公司及相關當事人給予通報批評,包括安陽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潤生、安陽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李志峰,處罰的原因是安陽鋼鐵控股股東的一條微信推送。
根據安陽鋼鐵披露的2017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2776萬元,同比下降70.59%。
但2017年9月7日,公司控股股東安鋼集團在其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及地方媒體等公開場合多次披露,上市公司安陽鋼鐵2017年7月、8月盈利大增,如《7月份實現3億元,安鋼是怎么做到的》、安鋼集團8月份利潤有望突破4億元等經營信息。這些披露內容其實是2017年7月、8月,安鋼集團召開的生產經營調度會議時的業績預測。
消息引發媒體轉載,其間安陽鋼鐵股價漲幅超過60%。面對大漲,安陽鋼鐵明確表示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上交所認為"公司對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原因核查不充分,相關公告披露不完整,存在重大遺漏,可能對投資者決策造成誤導"。
不充分披露依然遭受懲罰
隨意"劇透"上市公司的信息要受到處罰,該披露卻不披露信息的上市公司同樣要被處罰。
去年12月12日黃河旋風公告,股東陳俊近日收到中國證監會河南監管局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其中提到,陳俊作為黃河旋風高級管理人員在公司2017年年報審計過程中,未配合上市公司提供相關財務資料,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在回復交易所問詢函中存在信息披露前后不一致的情況;他也在向黃河旋風相關信息披露前接受媒體采訪,提前披露信息。
河南證監局認為,陳俊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要求其去接受監管談話。
這樣的處罰收多了,就可能在上市公司干不下去了。比如,去年蓮花健康的董秘時祖健,他就因為收到了上交所的第3次通報批評而離開了公司。
而這些通報批評,幾乎全部都是與信息披露有關。比如2018年時祖健收到通報批評是因為蓮花健康轉讓河南省項城佳能熱電有限責任公司100%股份,上交所兩度問詢要求披露相關信息,時任董秘的時祖健被認為沒有勤勉核實而被通報批評。
2017年9月份收到的通報批評,是因為披露業績預告更正公告太晚,更早的一次通報批評依然是信息披露和風險解釋不充分。
不隨意"劇透"和隱瞞是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
"對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現在是越來越高,管理也更加規范。"經濟學家宋清輝說,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以修訂后的《證券法》為核心,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實施細則》等相關法規為補充。
目前,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問題主要是:發布虛假信息,部分公司出于所謂"市值管理"的需求,通過不規范的信息披露"忽悠"投資者;其次,就是信息披露不及時或提前"劇透"。
改善資本市場信息披露環境,他認為是為了創造公平的投資環境。A股市場目前依然散戶化、短期化操作非常多,相對于機構,散戶在操作的時候,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公開度依賴更大,因此,信息對于股價的影響也非常重要,規范的信息披露更有利于維持市場整體秩序。
隨著監管部門對于信息披露處罰越來越嚴格,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很多公司也非常注重高管在信息披露方面的培訓,避免高管在公開場合"禍從口出"。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