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剛過完,元宵節到來!在元宵節,人們有食用元宵(湯圓)的傳統。記者走訪發現,雖然還未到元宵節,但市場湯圓銷售火爆。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元宵產品,消費者該如何選購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邀請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院長、教授謝晶,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沈群,河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黃忠民等,從專業角度共同為消費者普及消費知識,讓消費者健康選購湯圓。
元宵節將至湯圓銷售火爆
2月12日至13日,記者在鄭州街頭走訪看到,雖然距離元宵節還有幾日,但是湯圓銷售已經火起來。從經一路到紅專路都有不少售賣元宵的攤位,攤位前擺放的“滾筒”發出轟轟隆隆的聲音,雪白的湯圓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購買,這些湯圓每斤價格8到10元不等。
除了街頭自制湯圓,各大食品企業的預包裝湯圓成為一大賣點。各大超市也開辟了元宵銷售“專區”。在紅專路與東明路交叉口附近一家超市內,顯眼的位置擺上了各個品牌的預包裝湯圓,記者注意到,水果味湯圓成為消費者首選。在價格方面,今年湯圓和去年相比差不多。“略有上漲,畢竟原材料價格上漲了。”一家湯圓銷售店店主說。
標簽信息要齊全“9+”要素不可缺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提醒,消費者在超市等正規食品銷售場所或渠道購買元宵,需仔細查看包裝上食品標簽內容是否齊全。按照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直接向消費者提供的預包裝食品標簽標示應包括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和規格、生產者和(或)經銷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貯存條件、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標準代號等9大項目,以及其他需要標示的內容。不要購買或食用無標簽或標簽信息不全、內容不清晰,掩蓋、補印或篡改標示的元宵。
配料順序有講究致敏信息勿漏讀
按照有關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要求,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時使用的,并存在于產品中的任何物質(包括食品添加劑),都需要在食品配料表中一一標示。
加入量超過2%的配料,應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時加入量從高到低依次排列。因此,消費者在選購元宵時,可以先察看配料表,了解產品的配料使用情況,再決定購買哪種產品。
配料中若含有可能導致過敏的食品及其制品,如含有麩質的谷物及其制品、花生及其制品等,廠家一般會(不是必須)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識的名稱,或在配料表鄰近位置加以提示;加工過程中可能帶入上述食品或其制品,也宜在配料表鄰近位置加以提示。因此,易敏人群在挑選或食用元宵時需注意仔細查閱配料表,以及配料表鄰近位置是否有提示信息。
兩個日期要細看貯存烹煮遵說明
產品標簽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要重點查看。選購元宵時,建議購買保質期內的品質穩定產品,不要購買已過保質期的產品。
按照法規要求,在預包裝元宵的標簽上都標示著貯存條件。如速凍湯圓一般要求在-18℃條件下儲存,無論在選購產品時還是購買后,都應確保產品貯存在標簽標示的貯存條件下。
此外,通常在元宵包裝標簽上,廠家會給出合理的烹煮建議,消費者可參考以獲得最佳口感。
營養標簽細閱讀參照購買更合適
根據國家相關標準要求,元宵標簽上還會提供營養標簽。營養標簽主要包括:表格形式的“營養成分表”,以及解釋營養成分水平高低的“營養聲稱”和解釋健康作用的“營養成分功能聲稱”。其中,營養成分表至少應標出5個要素(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的含量及其占營養參考值(NRV)的百分比。消費者可根據營養參考值和自身狀況選擇食用。
元宵味雖美特殊人群需注意
消費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按照預包裝上標示的名稱,選購元宵。一般來說,甜味元宵的主要配料包括糯米粉、變性淀粉、白砂糖等。由于糖和油的含量相對較高,建議消費者適量食用,消化系統較弱的老年人和兒童更要注意食用量,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病等特殊疾病患者謹慎食用。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魏朝林
來源:大河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