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選擇在鄭州當外賣騎手,是因為這里能實現在城市里安家的心愿 河南商報記者 張郁/攝
春節過后,一批原本應該返回北上廣上班的年輕人,卻選擇留在河南工作。
他們通過做外賣騎手、跑腿小哥的工作,在鄭州依然可以月入5000元到8000元,可以與在寫字樓上班的白領相媲美。良好的收入加上河南相對較低的物價、友好的落戶政策,讓他們感覺更有在城市安家的可能性。
為了孩子,不少人逃離北上廣回鄉做騎手
念不了大學就去沿海城市務工,曾是周口小伙于璽身邊親戚朋友的“主流”選擇。
10年前,16歲的于璽開始了自己南下打工的生涯。在廣東漂泊的10年間,他當過學徒,做過流水線工人,開過小店,用他的話說就是,“經歷了廣東所有外地打工者所經歷的事。”
結婚生子后,由于負擔不起在廣東撫育孩子的高昂生活開支,他和妻子無奈之下,只能把孩子留給周口老家年邁的父母照料,孩子于是就成了典型的“留守兒童”。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夫妻倆對孩子的愧疚與思念也就越來越多,由于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他們之間也漸漸變得陌生。
因此,于璽希望回到河南工作陪伴孩子。可一直以來,在河南很多他能做的工作收入都比在廣東打工低不少,“像我這樣的教育程度,在鄭州去賣胡辣湯都不知道人家收不收,即使收了,一個月頂多賺三千塊錢。”
后來,他在廣州接觸到了外賣騎手這個職業,逐漸熟悉工作流程后,他發現即使回到河南做這個工作,也能給他帶來不錯的收入。
現在,他在鄭州餓了么做外賣騎手已經兩年多,月收入可以達到近8000元。這樣的收入在鄭州,讓他和妻子有能力把孩子接到身邊來撫養,孩子不用再做“留守兒童”,他感覺自己盡到了做父親的責任。
而于璽的情況在鄭州的外賣騎手中并非個例。
餓了么日前針對騎手的內部調查顯示,河南是外賣騎手自給自足率最高的省份,超過九成的騎手都是河南人。而有意思的是,這些本省外賣騎手中,89%都有過外出打工經歷,遠高于全國44%的平均值。
他希望每天多跑幾單多攢錢
讓孩子在鄭州有個家
于璽給河南商報記者算了一筆賬,與在一線城市相比,他在鄭州做外賣騎手,更有在城市安家的可能性。
“在鄭州,租房等生活成本比沿海城市低好多。”于璽說,現在他每個月房租1200元,兒子的學雜費、日常開銷800元,月入7000多元意味著能攢下不少。他已經考慮全家一起努力,爭取在鄭州把房買了。
而買房、入戶這些事情,他在廣州工作時想都不敢想。一線城市入戶門檻高不說,當地的房租是鄭州的2倍多,其他生活開支也要高很多,雖然在當地收入略高于鄭州,但攢下的錢不多。于璽希望能通過現在的努力,每天多跑幾單,多攢錢,爭取早日攢夠首付,讓兒子能在城市里做一個“有家人”。
“本地生活服務的豐富,給了很多人返鄉工作的機會。”餓了么人士說,他們調查發現,其實很多人都愿意回家鄉工作,但此前由于收入低等原因,他們只能選擇繼續在一線城市務工。
但時下外賣、跑腿等本地生活服務的豐富,給了很多人在家鄉賺到相對較高收入的機會。
據餓了么內部數據顯示,在鄭州這樣的城市,外賣騎手的收入大多數在5000元到8000元,近10%的騎手月收入可以達到8000元以上,部分配送熟手月入過萬,其中“外賣單王”騎手的收入更是達到了月入近3萬元。
據BOSS直聘此前發布的數據,2018年三季度鄭州白領的月平均收入為6215元,這意味著,很多外賣騎手的收入與白領相仿,因此有條件滿足他們本地安家的心愿。
對鄭州這個城市來說,返鄉騎手給很多人的生活帶來了便利,而且,這群人19%年齡在18到23歲,28%年齡在24到28歲,這些年輕人的回流,也給鄭州這個城市未來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
記者: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