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大門O2O跨境電商購物中心
3月6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舉行聯組會議,河南代表團團長王國生在回答人民日報記者關于如何爭做新時代出彩河南人的提問時說:“今天的河南,有講不完的出彩故事。”他特別提到河南“無中生有打造出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條絲綢之路’”。其中網上絲路與“1210監管模式”的原點,即是在河南保稅集團。
中國的跨境電商試驗始于中原。而由這場試驗,催生了“1210”海關監管模式,構建了中國跨境電商與世界交互的“河南方案”。
“1210模式”是海關對現行進出口貨物設置了不同的監管方式。它的原型是河南保稅集團首創的“保稅區內備貨+個人納稅+郵快遞終端配送”監管服務,又被稱為“鄭州模式”。
2014年8月1日由海關總署批準,增列海關監管方式代碼“1210”,全稱“保稅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簡稱“保稅電商”。
此后,海關總署賦予1210代碼在全國推廣,又被WCO國際海關組織確定為擬在全球推廣的監管樣板。
而借助“1210”監管模式,河南中大門O2O跨境電商購物中心成為了國內首個跨境O2O現場自提商業模式的探路者與實踐者,可讓百姓2分鐘在家門口買到全球的好產品。
目前,鄭州已成為國內最大的進口化妝品、保健品、食品的跨境電商交易基地,交易額分別占全國的65%、50%、34%。而中大門母公司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園區,已備案企業1200家,服務企業4萬多家,進口商品來自全世界77個國家和地區,出口業務覆蓋200個國家和地區。
如今,中大門運營的“E貿易博覽交易中心”,已聚合了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萬種商品。這包括日、韓、澳大利亞、新西蘭、俄羅斯、匈牙利等國家商品館,以及中東歐、北美等區域場館。上述場館的經營權,采取對境外源頭供應商公開招標,以求實現對商品資源、銷售的持續性優化。
記者: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楊霄 張利瑤 文圖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