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小升初,原本就被作業壓得無法起身的學子們剛剛開學,便又要投身于一場“世紀大備考”,六點半起床,七點出門,半夜十一點從補習班回家,繼續寫作業成了家常便飯,而地鐵上、公交上、出租車上,到處都可以看到孩子寫作業的身影…


如此巨大的壓力,家長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即使2018年底教育部聯合九個部門剛剛發布了30條史上最嚴的減負令,也未能攔住這群如此拼的孩子們。“就為了這點成績,值當嗎?”類似的抱怨聲此起彼伏,然而在減負大潮中,卻有一群異樣的聲音堅定地發出:“我家孩子要上好學校,要減負,你家孩子先減!”當大家們高喊著教育沒必要那么拼時,別人家的孩子已經遠遠把他們的孩子甩在了身后。
從美國到北上廣,比你更拼的教育競賽


作為美國社會中堅力量的中產階級,從未像過去這半個世紀一樣,如此重視教育。《紐約時報》在2012年分析列出,到2009年,在最富有的四分之一美國家庭的子女中,24歲時擁有大學學位的占82%,在最窮困的四分之一的家庭里,這一比例只有8%,相差整整10倍。
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堅信教育的重要性,曾任百事可樂和大通銀行副總裁的著名企業家紐鮑爾總結,“除非去上大學,否則你不會走上生活的上升曲線;今天在美國,教育是成功的關鍵。”


同樣的教育競賽,在國內的一線城市正在上演著:每天,北上廣無數的家長們穿過人海,忙著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找各種各樣的外教,去提升孩子,以爭取更好的學校。三歲跟著外教學英語,四歲開始每年報班花十幾萬,在這里屢見不鮮。對他們來說,不同的學校代表了不同的升學率,代表了去清華北大等985、211、雙一流的不同概率,而名校所帶來的不同待遇,更是赤裸裸的展示在他們眼前。
美國教育很拼、北上廣也很拼,一線城市占據最好的資源尚且如此,我們呢?
拼教育,就是在拼學校

相比補習班、課外輔導、興趣班,其實學校才是孩子成材的關鍵所在。究其原因,孩子幾乎每天都生活在校園里,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這里學習、成長。一所好的學校,帶給孩子的不止是成績的提升,而是全面的發展。
優秀的教育資源大部分掌握在好學校手中。雖然名校也不是萬金油,上了就能一定前程似錦,但不得不承認:從概率的角度說,上個好學校還是能讓你有更大的機會成為一個精英。至少能夠讓你知道這世界上優秀的人到底有多優秀,讓你有靠近的動力和目標。俗話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一個好學校能給孩子的不僅是優質的師資、好的學習氛圍,更是眼界和機會。
朗悅慧外國語中學,給孩子更好的未來

高新區的朗悅慧外國語中學,是無數家長夢寐以求的理想學校。作為擁有“外國語教育集團”優質基因的學校,外國語中學的學子往往成績更優,學習能力更強,多項素質全面發展,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學校總建筑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以高規格硬件設施,打造現代教育的理想領地。學校教師來自于全國重點師范院校,75%的任課教師為碩士研究生學歷,經過鄭外嚴格統一的選拔,參加鄭外集團校的崗前培訓,AB班教學,實行“導師制”育人模式,每名導師僅負責10-15名學生。“未來課堂實驗室”,給學生無限可能;7大文化活動育人體系,智慧與人格并重。
當下,當你還在為孩子小升初的成績苦苦發愁時,你是否知道,作為外國語中學旁的醇熟大城——朗悅公園道1?新推出的65┫雙氣小兩居,不限購不限貸,置業即可輕松入學外國語。一個好學校,為孩子帶來一份更高的教育起點。

朗悅慧外國語中學旁,朗悅公園道1?建面約65┫優學住區,雙氣兩居不限購不限貸,助力孩子入學外國語,讓孩子擁有高起點,在人生的路上拼得更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