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于網絡
新聞背景
如何避免不合格產品被端上餐桌?教育部等三部門共同發布《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簡稱《規定》)給學校食堂套上“金箍”。
《規定》提到,中小學、幼兒園應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應有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記錄,有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還應建立家長陪餐制度,對陪餐家長在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等方面提出的意見建議及時進行研究反饋。
中小學、幼兒園食堂不得制售冷葷類食品、生食類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鮮黃花菜、野生蘑菇、發芽土豆等高風險食品。
該《規定》將于4月1日開始執行。
網友聲音
@馬住別走:裱花蛋糕為什么不得出售?什么算是生食類食品,蘋果、黃瓜等健康蔬果都不能上孩子餐桌嗎?
@感落:陪餐制度的提出能一定程度上提高食品安全,但是不如監控透明化來得徹底,事實勝于雄辯。家長哪兒能每天監督,行政部門也很難天天監督。
@飛光流影:是的,必須和學生在一個地方吃,而且必須是同樣的飯菜,還不能是一個人,所有校領導都應該輪流陪餐。
@碧翰烽1號:校長陪餐制是件好事,關鍵在如何落實?一是要全面取消學校內教職工食堂和包房,教職工和學生都在同一食堂就餐。二是校長陪餐,不只是有關部門監督檢查,還要由家長監督檢查。三是建立家長委員會,輪流安排家長,隨時檢查食堂。四是食堂財務要建立公示制度,公開具體賬目,接受社會監督。
專家發言
@鄭州宇華實驗幼兒園園長孫翠:陪餐制,是鑒別菜品質量最有效的辦法。另外,如果發生食品安全事故,老師及主要負責人的就餐記錄是鑒別菜品質量最有效的記錄。比如說,很多菜品從外觀上看不出來問題,真正吃的時候才能發現問題。
@鄭州市市場監管局餐飲處處長齊新志:裱花蛋糕上面的裱花是一種高營養食物,但是它很容易引發細菌繁殖,轉變成高風險食品,因此不能端上孩子餐桌。果蔬類的營養成分高,洗干凈之后是可以端上餐桌的,但是蘋果、黃瓜等生食類食物如果經過改刀分割,就可能引發微生物繁殖,會對食品安全造成影響,就不能端上孩子餐桌。
記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宋曉珊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