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生豬養殖行業來說,一條消息頗為重要。主管部門罕見地預測,下半年豬價同比漲幅可能超過70%,創歷史新高。
4月17日,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下半年隨著生豬出欄量進一步下降,加上下半年是節日需求的高峰,豬價有可能出現階段性快速上漲。初步預計,下半年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可能超過70%,創歷史新高,養豬的盈利水平將持續向好。
然而,對于河南省內的雛鷹農牧、牧原股份等養豬大戶來說,目前的日子并不好過。盡管兩家公司近期股價均飄紅,但從2019年一季度的業績來看,依然不能扭虧為盈。
農業農村部:下半年豬肉價格同比漲幅或超70%
自去年8月份以來,受豬周期和疫情影響,豬價持續震蕩下跌,生豬養殖行業哀鴻遍野。但2月份以來,情況似乎有所好轉,豬價走出跌勢,生豬養殖上市公司股價也表現良好。
根據農業農村部4月17日消息,春節過后,豬肉價格一反往年節后淡季下跌走勢,開始持續上漲,一度恢復到去年8月份之前的水平。3月份全國豬肉批發均價每公斤19.48元,環比漲6.3%,較去年8月份高2.1%,較去年同期高7.6%。
唐珂在前述發布會上表示,從后期走勢看,二季度豬價有望保持波動上行走勢,考慮到部分屠宰企業前期儲備的凍豬肉陸續出庫以及上半年季節性消費相對平穩等因素,豬價大幅上漲的空間不大。但是下半年隨著生豬出欄量進一步下降,再加上下半年是節日需求的高峰,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可能超過70%。
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告訴記者,農業農村部剛剛公布,3月份的母豬存欄量同比下降21%,是10多年來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因為在豬肉市場,后續生豬供應、豬肉產量、豬肉價格源頭上均來自母豬存欄量,所以母豬存欄量大幅度下降,基本上可以確定后續生豬供應缺口非常大。基于這個判斷,農業農村部才會在現在這個時間點預測下半年的豬價,這在以往是從來沒有過的。
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河南市場上豬肉價格已經出現上漲。根據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4月15日發布的數據,3月份河南省畜肉價格上漲5.6%,其中豬肉價格上漲5.7%。
受之前行業低迷影響,有養殖戶不愿再飼養生豬
小型養殖戶抗風險能力依然偏弱。即使是背靠大公司,在行業低迷的形勢下,也不能確保無恙。河南商報記者采訪了新鄭市和三門峽市的兩位養殖戶,兩者均受行情低迷與合作公司經營情況波及,導致養殖無法繼續。
三門峽市陜縣西李村鄉南巖村的一位靳姓養殖戶告訴記者,其2017~2018年與一家農牧公司在當地的生態養殖區合作,養殖380頭左右生豬,生豬回購款6萬多元至今尚未結算。而2018年6月入欄的202頭豬崽,到今年初因不可抗拒因素,公司回購時只剩下49頭。
“生豬回購款無法結清后,我們村300多戶養殖戶目前都已暫停和他們合作。”上述養豬戶對記者說,由于耕地被這家農牧公司的下屬公司以合同形式建上豬舍或種植飼料作物,其靠在外打零工生活。
另一位新鄭市薛店的養殖戶經歷與之類似,其所在的一個近500人的微信維權群中,大部分人被該農牧公司拖欠款項。這位養殖戶說,公司欠其合作押金和生豬回購款共計10多萬元,至今未結清。
“今年1月份,數百名養殖戶到該農牧公司總部討說法,他們的董事長公開承諾,2年內結清欠款,并給每戶2000元過年費。”上述養殖戶告訴記者,受此次行情低迷不能回款影響,以后沒有意愿再次飼養生豬。
前述三門峽靳姓養殖戶認為,這家農牧公司的生態豬收購價較高,一年收入有3萬~4萬元,如果后續行情向好,還會考慮繼續和他們合作。
牧原股份一季度業績慘淡,雛鷹農牧面臨更大虧損
另一家生豬養殖上市企業——牧原股份2019年一季度業績頗為慘淡。
根據牧原股份4月13日公布的2019年一季度報,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減少5.4億元,與去年同期1.3億元的業績相比,減少達497.64%。在基本每股收益(元/股)方面,一季度牧原股份每股收益-0.26元,同比減少達471.43%。
牧原股份回應深交所詢問時表示,由于非洲豬瘟的持續影響,2019年1~2月份公司生豬銷售價格持續走低;由于生豬跨區銷售受到限制,公司大部分產能位于生豬主產區(調出區) 而非主銷區(調入區),使得公司的商品豬銷售價格低于市場水平。
除了利潤不樂觀外,牧原股份一季度營業成本、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都有所增加。
牧原股份3月27日與投資者電話會議交流中,公司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秦軍回應生產成本提高時表示,從生產全成本來看,2019年第一季度比2018年第四季度略微上升,除了生產成本略微上升之外,主要是公司第一季度生物安全部分改造費用進了當期費用。
雛鷹農牧一季度將面臨更大的虧損。根據公司一季度業績預報,將面臨10億~12億元的虧損。
雛鷹農牧稱,公司主要生豬養殖基地位于河南、內蒙古、吉林,2019年第一季度前述地區生豬銷售價格雖然有所回暖,但一季度的整體平均價格水平依然較低;公司資金緊張局面尚未有效解決,生產成本及費用增加,導致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
馮永輝接受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攔在養殖公司經營前面最大的難題是行業疫情。不過,上市公司與其他公司相比具有資金優勢,只要資金充足就有翻身的可能性。
“正常運行的企業能夠很快融到資,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等融資目前看來問題不大,但雛鷹農牧和大北農情況相對不樂觀。”馮永輝說,這兩家企業是否能走出陰影,要看后續資金問題能否解決。
作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張恒
編輯:河南商報 郭佳慧
來源:河南商報


4月17日,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下半年隨著生豬出欄量進一步下降,加上下半年是節日需求的高峰,豬價有可能出現階段性快速上漲。初步預計,下半年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可能超過70%,創歷史新高,養豬的盈利水平將持續向好。
然而,對于河南省內的雛鷹農牧、牧原股份等養豬大戶來說,目前的日子并不好過。盡管兩家公司近期股價均飄紅,但從2019年一季度的業績來看,依然不能扭虧為盈。
農業農村部:下半年豬肉價格同比漲幅或超70%
自去年8月份以來,受豬周期和疫情影響,豬價持續震蕩下跌,生豬養殖行業哀鴻遍野。但2月份以來,情況似乎有所好轉,豬價走出跌勢,生豬養殖上市公司股價也表現良好。
根據農業農村部4月17日消息,春節過后,豬肉價格一反往年節后淡季下跌走勢,開始持續上漲,一度恢復到去年8月份之前的水平。3月份全國豬肉批發均價每公斤19.48元,環比漲6.3%,較去年8月份高2.1%,較去年同期高7.6%。
唐珂在前述發布會上表示,從后期走勢看,二季度豬價有望保持波動上行走勢,考慮到部分屠宰企業前期儲備的凍豬肉陸續出庫以及上半年季節性消費相對平穩等因素,豬價大幅上漲的空間不大。但是下半年隨著生豬出欄量進一步下降,再加上下半年是節日需求的高峰,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可能超過70%。
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告訴記者,農業農村部剛剛公布,3月份的母豬存欄量同比下降21%,是10多年來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因為在豬肉市場,后續生豬供應、豬肉產量、豬肉價格源頭上均來自母豬存欄量,所以母豬存欄量大幅度下降,基本上可以確定后續生豬供應缺口非常大。基于這個判斷,農業農村部才會在現在這個時間點預測下半年的豬價,這在以往是從來沒有過的。
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河南市場上豬肉價格已經出現上漲。根據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4月15日發布的數據,3月份河南省畜肉價格上漲5.6%,其中豬肉價格上漲5.7%。
受之前行業低迷影響,有養殖戶不愿再飼養生豬
小型養殖戶抗風險能力依然偏弱。即使是背靠大公司,在行業低迷的形勢下,也不能確保無恙。河南商報記者采訪了新鄭市和三門峽市的兩位養殖戶,兩者均受行情低迷與合作公司經營情況波及,導致養殖無法繼續。
三門峽市陜縣西李村鄉南巖村的一位靳姓養殖戶告訴記者,其2017~2018年與一家農牧公司在當地的生態養殖區合作,養殖380頭左右生豬,生豬回購款6萬多元至今尚未結算。而2018年6月入欄的202頭豬崽,到今年初因不可抗拒因素,公司回購時只剩下49頭。
“生豬回購款無法結清后,我們村300多戶養殖戶目前都已暫停和他們合作。”上述養豬戶對記者說,由于耕地被這家農牧公司的下屬公司以合同形式建上豬舍或種植飼料作物,其靠在外打零工生活。
另一位新鄭市薛店的養殖戶經歷與之類似,其所在的一個近500人的微信維權群中,大部分人被該農牧公司拖欠款項。這位養殖戶說,公司欠其合作押金和生豬回購款共計10多萬元,至今未結清。
“今年1月份,數百名養殖戶到該農牧公司總部討說法,他們的董事長公開承諾,2年內結清欠款,并給每戶2000元過年費。”上述養殖戶告訴記者,受此次行情低迷不能回款影響,以后沒有意愿再次飼養生豬。
前述三門峽靳姓養殖戶認為,這家農牧公司的生態豬收購價較高,一年收入有3萬~4萬元,如果后續行情向好,還會考慮繼續和他們合作。
牧原股份一季度業績慘淡,雛鷹農牧面臨更大虧損
另一家生豬養殖上市企業——牧原股份2019年一季度業績頗為慘淡。
根據牧原股份4月13日公布的2019年一季度報,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減少5.4億元,與去年同期1.3億元的業績相比,減少達497.64%。在基本每股收益(元/股)方面,一季度牧原股份每股收益-0.26元,同比減少達471.43%。
牧原股份回應深交所詢問時表示,由于非洲豬瘟的持續影響,2019年1~2月份公司生豬銷售價格持續走低;由于生豬跨區銷售受到限制,公司大部分產能位于生豬主產區(調出區) 而非主銷區(調入區),使得公司的商品豬銷售價格低于市場水平。
除了利潤不樂觀外,牧原股份一季度營業成本、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都有所增加。
牧原股份3月27日與投資者電話會議交流中,公司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秦軍回應生產成本提高時表示,從生產全成本來看,2019年第一季度比2018年第四季度略微上升,除了生產成本略微上升之外,主要是公司第一季度生物安全部分改造費用進了當期費用。
雛鷹農牧一季度將面臨更大的虧損。根據公司一季度業績預報,將面臨10億~12億元的虧損。
雛鷹農牧稱,公司主要生豬養殖基地位于河南、內蒙古、吉林,2019年第一季度前述地區生豬銷售價格雖然有所回暖,但一季度的整體平均價格水平依然較低;公司資金緊張局面尚未有效解決,生產成本及費用增加,導致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
馮永輝接受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攔在養殖公司經營前面最大的難題是行業疫情。不過,上市公司與其他公司相比具有資金優勢,只要資金充足就有翻身的可能性。
“正常運行的企業能夠很快融到資,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等融資目前看來問題不大,但雛鷹農牧和大北農情況相對不樂觀。”馮永輝說,這兩家企業是否能走出陰影,要看后續資金問題能否解決。
作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張恒
編輯:河南商報 郭佳慧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