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個農民的兒子,童年時代無吃無穿的困苦生活至今還歷歷在目。他還是個拼搏在外的打工仔,風雨無阻的打工生涯造就了他困難面前不低頭的剛毅性格。
如今他是位回報家鄉造福桑梓的民營企業家,他熱心幫助困難群體就業致富的故事,被傳為佳話。
他就是郟縣宏大瓷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功。
年輕時的他,啥樣的苦活都干過
現年55歲的李建功出生在一個交通不便、土地貧瘠的小山村——平頂山郟縣安良鎮塔林坡村曹溝自然村,這里與瓷都禹州神?鎮毗鄰。
童年時代的李建功由于家里窮,他曾走街串巷賣過冰糕和蒸饃,還上山開挖過建筑用石頭。1983年,19歲的李建功為了生計,到附近一家瓷廠打工掙錢。好景不長,由于瓷廠經營不善,工資不能按時發放,李建功不得不從禹州神?鎮批發碗、盤等生活用瓷,把自家的人力車裝得滿滿的,拉到離家100多里外的洛陽、平頂山等地出售。

一年多后,為擴大規模,李建功拿出積蓄,加上借的錢買了輛拖拉機。天有不測風云,1990年,當李建功的拖拉機升級成汽車后的第二年,一場交通事故讓他又回到了原點。為賠償事故中的傷者,他賣了車,又從朋友處借了10多萬元。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跌倒了,只要堅強站起來,繼續勇往直前,一定還能站在人前。”李建功說。他再次借錢買了輛二手拖拉機搞運輸,賺了錢后又買了輛汽車搞運輸,后來還在塔林坡村開了酒店。
李建功說:“回顧青年時代的生活,現在想起來還掉眼淚,那時候,可以說,俺啥樣的苦活都干過。
鄉親們致富無門 他萌生回家創業的想法
2002年開始,李建功走出山村,先后在郟縣、鄭州等地從事公路建設和修護工程。
李建功說:“每次回家鄉探親,看到村里鄉親們因種種原因不能走出去打工掙錢、窩在家里無門路致富時,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就萌生了回家鄉創辦企業的想法。”
開辦啥樣的企業?李建功想把郟縣的陶瓷發揚光大。開辦啥樣的瓷廠?李建功想,如果開辦鈞瓷工藝類企業,自己產品的影響力肯定賣不過神?等地的“老牌軍”;而生產儲存白酒的瓷器,神?周邊還沒有企業涉及這一領域。
2011年開始,李建功在干好鄭州等地工程的同時,著手在家鄉曹溝村創辦瓷廠。2013年,一個投資1800萬元,建筑面積4600平方米的郟縣宏達瓷業有限公司在該村西邊一座荒山上拔地而起。
同等條件下 他優先招錄下崗職工和困難群眾
創業致富后的李建功,沒有忘記兒時的貧窮,沒有忘記在外打工的艱辛,在企業招錄工人時,同等條件下,他總是優先招錄下崗職工和困難群眾。
目前,已有25名下崗職工、6名貧困群眾等共70多人在他的企業里實現了就業致富。
在生產車間里,49歲的王明付說:“3年前,俺90歲高齡的老母親有病急需住院治療,當俺向他請假時,他得知俺手頭錢不足,就馬上給了俺6000元。后來俺還他時,他硬是不要。在這樣的老板廠里打工,俺只有好好干,才能對得起他。”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孫超 通訊員 寧建鵬 文/圖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商報


如今他是位回報家鄉造福桑梓的民營企業家,他熱心幫助困難群體就業致富的故事,被傳為佳話。
他就是郟縣宏大瓷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功。
年輕時的他,啥樣的苦活都干過
現年55歲的李建功出生在一個交通不便、土地貧瘠的小山村——平頂山郟縣安良鎮塔林坡村曹溝自然村,這里與瓷都禹州神?鎮毗鄰。
童年時代的李建功由于家里窮,他曾走街串巷賣過冰糕和蒸饃,還上山開挖過建筑用石頭。1983年,19歲的李建功為了生計,到附近一家瓷廠打工掙錢。好景不長,由于瓷廠經營不善,工資不能按時發放,李建功不得不從禹州神?鎮批發碗、盤等生活用瓷,把自家的人力車裝得滿滿的,拉到離家100多里外的洛陽、平頂山等地出售。

一年多后,為擴大規模,李建功拿出積蓄,加上借的錢買了輛拖拉機。天有不測風云,1990年,當李建功的拖拉機升級成汽車后的第二年,一場交通事故讓他又回到了原點。為賠償事故中的傷者,他賣了車,又從朋友處借了10多萬元。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跌倒了,只要堅強站起來,繼續勇往直前,一定還能站在人前。”李建功說。他再次借錢買了輛二手拖拉機搞運輸,賺了錢后又買了輛汽車搞運輸,后來還在塔林坡村開了酒店。
李建功說:“回顧青年時代的生活,現在想起來還掉眼淚,那時候,可以說,俺啥樣的苦活都干過。
鄉親們致富無門 他萌生回家創業的想法
2002年開始,李建功走出山村,先后在郟縣、鄭州等地從事公路建設和修護工程。
李建功說:“每次回家鄉探親,看到村里鄉親們因種種原因不能走出去打工掙錢、窩在家里無門路致富時,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就萌生了回家鄉創辦企業的想法。”
開辦啥樣的企業?李建功想把郟縣的陶瓷發揚光大。開辦啥樣的瓷廠?李建功想,如果開辦鈞瓷工藝類企業,自己產品的影響力肯定賣不過神?等地的“老牌軍”;而生產儲存白酒的瓷器,神?周邊還沒有企業涉及這一領域。
2011年開始,李建功在干好鄭州等地工程的同時,著手在家鄉曹溝村創辦瓷廠。2013年,一個投資1800萬元,建筑面積4600平方米的郟縣宏達瓷業有限公司在該村西邊一座荒山上拔地而起。
同等條件下 他優先招錄下崗職工和困難群眾
創業致富后的李建功,沒有忘記兒時的貧窮,沒有忘記在外打工的艱辛,在企業招錄工人時,同等條件下,他總是優先招錄下崗職工和困難群眾。
目前,已有25名下崗職工、6名貧困群眾等共70多人在他的企業里實現了就業致富。
在生產車間里,49歲的王明付說:“3年前,俺90歲高齡的老母親有病急需住院治療,當俺向他請假時,他得知俺手頭錢不足,就馬上給了俺6000元。后來俺還他時,他硬是不要。在這樣的老板廠里打工,俺只有好好干,才能對得起他。”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孫超 通訊員 寧建鵬 文/圖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