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慶之正在計劃一場俄羅斯之旅。8月10日,他將從河南省鹿邑縣出發,輾轉飛往涼爽如春的圣彼得堡。除了鞏固此前的樺木供應商關系,他將帶去兩箱化妝刷和彩妝蛋,以中俄邊境最原始的交易方式——“以物易物”,探索鹿邑縣化妝刷產業的下半場發展軌跡。
不為人知的是,作為時尚女性美妝用具的化妝刷,已經在鹿邑這座豫東小城形成產業鏈條,并與北美、歐洲、東亞等地區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里的從業者大都來自附近村落,卻能脫口而出香奈兒、歐萊雅、雅思蘭黛等國際品牌。
和鹿邑縣交叉的兩條大道“紫氣大道”、“輔仁大道”一樣,以老子故里聞名的鹿邑充滿著古老文化和現代商業的交集。當地政府官員認為這種交叉并非一種沖突感,而是階梯式前進的產物。
事實也是如此。終端連接時尚文化的化妝刷產業源自約40年前,當地傳統的農耕生產與日韓產業轉移的一次偶然碰撞。時至今日,鹿邑縣從最初級的尾毛加工,已經發展成化妝刷產業聚集地。產業集聚區入駐化妝刷及配套生產企業131家,年產高、中檔化妝刷1.5億套,年創產值約37.4億元,產生利稅4.6億元。
梁慶之是鹿邑縣化妝刷協會會長,中國日雜協會副會長。2016年,他從深圳回到鹿邑,創立河南明新化妝用具有限公司,開始在這片有著40年產業土壤的土地上深耕。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在外創業的本行業鹿邑企業主歸來,化妝刷這個小眾產業迅速因為集聚效應升溫沸騰。
張店鄉
從起源地來看,鹿邑縣的化妝刷企業分為兩類。一類是在當地逐步發展起來,一類是2016年因政府“鳳還巢”工程從深圳等地歸來。而往前梳理發展脈絡可以發現,兩者最初的火種均來自于鹿邑縣張店鄉。
故事開始于上世紀70年代末,鹿邑縣張店鄉村民謝國銀因親屬在天津尾毛廠上班,發現廢棄的羊尾毛加工后可以高價提供給尾毛廠。當時鹿邑縣村民普遍養羊,謝國銀看到了商機。
謝國銀辭去教師職務后,在張店鄉村民的不解中,開啟了鹿邑第一單尾毛生意。他將收購上來的羊毛向外地尾毛廠供應,賺取了第一桶金。很快,他成立了加工廠,將收購的尾毛進行清洗、蒸活、梳理等工序后,粗加工成直徑10多厘米的“把毛”,進一步提高附加值。
尾毛行業這個名字帶有強烈的時代烙印。70年代,羊尾、羊胡等部位的毛因硬度足夠,被用來加工畫筆、毛筆等。隨著化妝刷產業的興起,羊尾毛逐漸被大多數加工企業拋棄,轉向更為柔軟的羊身毛和其他動物身體部位的毛。現在鹿邑縣所說的尾毛行業,已經囊括羊身毛等多種動物毛。
謝國銀的加工廠為鹿邑培育了最早的尾毛從業者,其中包括今年50歲的鹿邑縣尾毛協會會長、河南海新化妝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秦應成。
秦應成也是張店鄉人,從事尾毛及化妝刷行業26年。位于鹿邑縣產業集聚區的海新公司占地30畝,擁有蔻蓮娜等6個自有品牌,同時接受國際品牌的訂單生產,每年營業額達到6000多萬元。
而在1988年,19歲的秦應成開著柴油三輪車到外地的屠宰場、皮革廠收購羊毛,向謝國銀供貨。這段時期,他在河北滄州、山東萊州積累了最初的人脈資源,為其以后事業的發展壯大埋下伏筆。
“我戴著火車頭帽子,穿著大衣,頂著寒風,在外省買毛。那時候很拼,臉都凍爛了,吃的是涼燒餅。作為配合,愛人在家領著十幾個工人進行加工。”上世紀90年代,秦應成等多位在謝國銀加工廠“學成”的熟練工,開始成立自己的家庭手工作坊式加工車間。
由于冬季羊毛的質量好,且處于集中屠宰期,這種冬季出外收購羊毛的做法一直延續到現在。每年春節前后的數月,成百上千的鹿邑人趕赴全國各地,把收購來的動物毛集中到鹿邑,開始為期一年的加工、銷售。最多的時候有數萬人做這項工作。
化妝刷的原料分為毛、口管和柄。其中毛的獲取最為關鍵,除少數馬毛、黃鼠狼毛、松鼠毛外,主要原料還是傳統的羊毛。鹿邑縣的化妝刷生產企業所用羊毛,均來自于往返于國內各省的當地收購商。
在化妝刷行業,羊毛根據原生質量和上游屠宰工藝被分為三大類。分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水退毛,長短適中、毛峰長,適合做高檔刷;豫魯晉陜等黃河流域的灰退毛,適合做中檔刷;新疆內蒙古一帶的活剪毛,無毛峰,柔軟度不夠,適合做低檔刷。
這些經驗是鹿邑人在40年左右的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在一步步深入窺探行業的同時,張店鄉最先富裕起來。
鹿邑縣尾毛辦副主任汪峰介紹,從上世紀80年代一直到2000年前后,張店鄉的村民瘋狂展開的手工作坊式的羊毛加工,帶動了大量非農就業,并迅速致富。 張店鄉成為鹿邑縣人均存收入貢獻最大的鄉鎮,在那個商業還不發達的年代,張店鄉已經涌現出一排排小洋樓。
秦應成已經先后成立三家公司,涉及尾毛加工和化妝刷加工。其控股的河南正一產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中韓合資企業,占地20畝,囊括柄、管、毛頭、化妝刷成品等全產業鏈。7月23日,秦應成對河南商報記者介紹,河南正一即將投產,合作方包括蘭蔻、香奈兒、雅思蘭黛等國際大品牌,預計年銷售額2億元以上。
從關瀾鎮到鹿邑縣
化妝品行業是尾毛行業的上游,鹿邑縣一直到2010年,才開始產業升級,在渦北工業園區開辟出150畝的化妝刷生產區,吸引4家企業入駐。
而中國最早是沒有化妝刷產業的,八九十年代,深圳、天津等地承接日韓等國的產業轉移,諸多外資化妝刷企業才紛紛落地。
鹿邑縣后來的化妝刷產業大發展,離不開下游尾毛從業者的出走。
鹿邑毛加工企業的客戶大都是外資公司,比如海新公司95%的客戶都是外資公司。變化發生在2008年。這一年,全球金融危機波及到鹿邑縣的尾毛行業,主要依靠外資訂單的尾毛加工企業受到影響。
“當時海新庫存較多,有價值將近3000萬元的毛和成品。最終由于海外訂單跟不上,虧損1000萬元左右。”秦應成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隨后鹿邑縣尾毛加工行業陷入低潮,至少10多家加工廠倒閉或跑路。鹿邑人開始了繼90年代南下打工潮之后,尾毛從業者又一次向外流動的現象,流動地就包括深圳市關瀾鎮。
對于鹿邑來說,關瀾鎮是一個特殊的符號,經過兩輪的流入,這里最多時聚集了數萬人鹿邑人,是鹿邑做化妝刷的老板和熟練工最多的地方。
陶衛華說,深圳有大大小小的鹿邑籍老板500多位,關瀾鎮的鹿邑籍尾毛加工熟練工就有2萬多人。當地有個說法:“到菜市場買菜,大家說的都是鹿邑話”。
鹿邑縣億鑫源毛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謝紹峰在1980年代也是謝國銀的尾毛供應商,和秦應成一樣,他脫離謝國銀后,逐步成立自己的尾毛加工廠。謝紹峰在金融危機過后數年的2003年離開鹿邑縣,南下深圳市關瀾鎮尋求機會。
“以前關瀾鎮有幾個大老板,就帶我們去了,主要為韓國公司代加工,用的還是鹿邑縣的毛。后來我們把韓國企業的核心技術學會了,就直接做刷子賣給韓國人。”謝紹峰的經歷和大部分鹿邑南下創業者的路徑一致,在和外資企業打交道的過程中,他們逐漸掌握了上游化妝刷產業的生產技術。
梁慶之告訴河南商報記者,1992年中韓建交之后,大量的韓國的化妝刷企業向國內轉移,一部分搬到深圳關瀾鎮,一部分搬到河北青縣等地。深圳市由于工業基礎發達,依靠港資和臺資,快速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后來興起的中國化妝刷企業發展勢頭很快超過韓資企業。
梁慶之1985年時已經在深圳,1991年部隊轉業后在在外貿公司任辦事處主任,兩年后下海創業做貿易。2000年,他依托家鄉鹿邑的動物毛供應和此前尾毛貿易積累的資金,成立化妝刷公司,正式進軍化妝刷行業。
自此開始,鹿邑人在關瀾鎮的化妝刷生意持續10多年,家鄉的工人換了一批又一批,終于在2016年發生第二次變化。
2015年底,鹿邑縣政府加快推進招商引資,招商小組分赴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調研后發現,大量的鹿邑人從事化妝刷行業,而鹿邑縣有40年左右的下游尾毛加工歷史,原料充足,熟練工多,具備“引鳳還巢”的土壤。
與此同時,一線城市的發展已經處于轉型時期,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的產品價格優勢逐漸喪失,面臨向外轉移的境況。深圳為例,以“騰籠換鳥”為特征的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已蔓延至關瀾鎮,傳統行業呈“關內向關外、關外向東莞等地”的轉移趨勢。
實際上,鹿邑是連接中原經濟區和皖江經濟帶、長三角的樞紐,被確定為河南省承接沿海發達地區梯度轉移重要承接地。在承接一線城市的產業轉移中,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紛紛開出優惠政策招商引資。鹿邑縣的“鳳還巢”政策產生于這一背景下。2016年,在梁慶之的響應下,關瀾鎮的鹿邑人開始回流。在外企業主的回歸帶來了先進的生產經驗和優質的國際資源,鹿邑縣的化妝刷產業迅速蝶變。
鹿邑縣尾毛辦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份,鹿邑縣產業集聚區入駐化妝刷及配套生產企業131家,其中終端化妝刷生產企業48家,韓資企業2家。當地年產高、中檔化妝刷1.5億套,年創產值約37.4億元,可產生利稅4.6億元,形成了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化妝刷生產加工基地。
產業升級
與關瀾鎮遙相呼應的是,金融風暴帶來的陣痛也促進了鹿邑縣本地的產業轉型升級,2008年以后,沒有出走的鹿邑人開始考慮開設自己的毛刷加工廠,從利潤降低的尾毛行業向化妝刷行業過渡。
2010年,留在鹿邑的秦應成在鹿邑縣產業集聚區,建立河南海新化妝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在當時的鹿邑縣工業園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下,土地13萬元一畝,辦好土地使用證以后,其他資金退還企業,并提供3年的稅收優惠。
“當時是學習階段,沒有技術,沒有渠道。一開始木柄、鋁管都做不了,只能為原來的上游客戶提供加工毛頭等半成品。經過1年左右的摸索,逐漸積累起客戶。”秦應成說,經過9年的發展,公司已經形成全產業鏈生產格局,正在嘗試跨境電商、網紅帶貨等新渠道,并連續7年在香港參加亞太美容展。
鹿邑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陶衛華說,2016年開始,鹿邑縣提供了土地、貸款、房租、電費、水費等諸多優惠政策,鹿邑籍企業老板和熟練工從深圳、寧波、義烏、天津等地回歸8000多人。縣政府專門設立的尾毛辦提供保姆式一站服務,一家公司在產業園落地,不需要出面,尾毛辦的工作人員全程服務。“有的企業廠房建好并投入生產了,都和職能部門的人不認識”。
如今,鹿邑縣產業集聚區規劃占地1500畝,建設了化妝刷特色小鎮、化妝刷特色生產街區、化妝刷創業孵化園、化妝刷創業產業園、化妝刷創業孵化園;建成使用了河南省化妝刷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制定了河南省化妝刷地方標準。
據鹿邑縣尾毛辦提供的數據,目前鹿邑縣生產的化妝刷遠銷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歐盟、中東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嬌蘭、迪奧、歐萊雅、香奈兒、雅詩蘭黛、寶潔、雅芳、美寶蓮、玫琳凱、沃爾瑪、資生堂、愛麗小屋、謎尚等十多個國際品牌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其中,海新、鑫順昌、利和等企業已在美國、韓國、巴西等多個國家建立了辦事處。
陶衛華說,此前中國女性化妝比例不高,化妝刷幾乎全部出口。現在越拉越多的人開始化妝,內銷產品越來越多。多家企業年銷售額數千萬元,甚至上億元。這說明中國化妝市場越來越大,對化妝刷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二代接班與鏈條完善
鹿邑縣化妝刷產業發展,符合改革開放41年來商品經濟逐漸活躍的諸多規律。鄉鎮企業起家、公職下海、先富帶動后富、南下潮、返鄉創業、對外貿易等元素,在這座中部城市聚合。幸運的是,經過一代人的努力,一個小眾產業正在崛起。
鹿邑化妝刷企業的家族式管理,同樣面臨二代接班的選擇。
梁慶之已經把公司交給女兒運營10年了,女兒在英國讀的國際貿易和中小企業管理雙碩士。他認為,下一代的思路更為進取,可能會帶來不一樣的東西。謝紹峰也看到了兩代人的觀念差異:“比如車間整改我不愿意投入過多,現在兒子卻敢于冒險,舍得投資打造產品、車間改造等,比我們看的遠。”
多次家庭會議以后,謝紹峰把公司的日常經營交給兩個兒子。24歲的大兒子在鹿邑縣的加工廠負責生產,23歲的二兒子在公司的深圳辦事處負責市場。謝紹峰給兩個兒子的薪酬結算方式是工資加提成,根據經營業績有獎有罰。兩人的基本工資5000元,生活配置由家庭解決,公司利潤歸家庭所有。
7月24日中午,工人下班后,謝紹峰的大兒子謝增光在車間進行清點和歸納工作。剛剛擔任一年廠長的他認為,鹿邑縣自有的大量熟練工讓他不需要掌握更多加工技術,但由于深入接觸行業不久,尚處于學習階段。他認為,隨著未來化妝女性的增加,中國化妝刷市場會逐漸擴大。
鹿邑縣化妝刷產業的再進一步不僅面臨著傳承,還在經歷產業鏈再完善的時期。梁慶之看到了木柄鏈條原材料供應的缺失,并著手引進優質木材。
“如果鹿邑縣的化妝刷產業鏈沒有連接起來,后續發展必然進入瓶頸,現在問題出在木柄。化妝刷柄分為塑料柄和木柄,木柄因為容易賠錢,沒有多少人愿意做。木柄最好的材料是南方的禾木和北方的樺木,樺木比禾木的單價貴三分之一,中原地帶的木材又不好用。”梁慶之說,所以木材的發展遇到瓶頸,沒有好木材的供應,要從河北買樺木,從廣東進禾木,成本太高。長遠來看,就不會有更多的加工企業入駐。
今年以來,梁慶之通過戰友等渠道,從俄羅斯直接進口樺木,將進口原材料的問題解決了。直接從源頭進口,比從中間人處購買會節約很多利潤,這部分利潤他讓給了做木柄的企業。“能在鹿邑本地用到比禾木要好的原料,單價又不比禾木貴,這就是產業發展的平衡點。不解決這個問題,行業就沒法往前走。這個問題解決后,對化妝刷加工企業的吸引很大”。
明天,鹿邑需要一個答案
鹿邑縣尾毛辦副主任汪峰介紹,鹿邑縣的化妝刷企業先后注冊了“初茵”、“蔻蓮娜”、“淡掃峨嵋”、“惠姿蔓”、“藍魅兒”等化妝刷自主品牌50多個,申請技術專利36個,培育高新技術企業4家,15家企業在中原股權交易中心成功掛牌。
實際上,作為傳統行業,尾毛加工過程會產生污染,2016年,梁慶之從深圳回到鹿邑后,投資近千萬元建立了污水處理廠。截至目前,鹿邑縣對于有洗染生產工藝和口管生產線的企業,指導企業鋪設污水管網,完善排污設施,先后組織建設了明新污水處理廠、尚峰環保科技污水處理廠、宇成化妝污水處理廠、富鴻達污水處理廠。
在鹿邑縣政商界,一個普遍的共識是,當地化妝刷產業發展仍需努力。比如需要適應互聯網帶來的新場景、自有品牌仍有很大拓展空間、產業鏈條需要更加完整等。
“我認為這個行業是市場化的,雖然存在技術和客戶競爭,但是市場應該抱團發展,這樣外國人都知道鹿邑是化妝刷之鄉,有業務合作就首先想到鹿邑,這就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現在行業人都知道鹿邑,但是在全國和國際上的知名度方面,還需要繼續打造。”秦應成說。
秦應成認為,企業自身推廣品牌,在網上推廣還可以,但是大范圍的鋪廣告還有難度。這需要一個政府整體層面的規劃,我們看到縣政府層面已經在推動品牌建設。再比如鹿邑縣有了河南省的尾毛地方標準,但是全國的標準尚未統一。這個標準單個企業是無法實現的,也需要政府層面推動,建立全國統一標準。
梁慶之考慮的更多的是產業鏈層面,他認為,鹿邑縣是內陸地區,只有產業鏈徹底上去了,將來有可能向義烏的小商品生產基地模式發展。行業的發展有三條,一是形勢,現在鹿邑已經有了;二是做實,以后鹿邑走到哪里都有化妝刷相關企業。外國人唯獨到鹿邑,才能買到物美價廉的美妝產品;第三,往市場的方向走。比如最直接的就是電商,如果有一大批電商在這里,行業就會迅速壯大。
可喜的是,2019年第一季度,鹿邑縣產業集聚區又新落地化妝刷企業16家,新上了粉撲、彩妝蛋、口紅管、化妝包等相關生產線。鹿邑縣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作為“中國化妝刷之鄉”,再經過1~2年的努力,力爭建成一個鏈條完整、配套完善、產研銷一體的“百億級”化妝刷產業特色集群,把“中國化妝刷之鄉”進一步打造成為“中國化妝用具之鄉”。
65歲的梁慶之也將踏上新的起點,他這次赴俄羅斯有兩個目的。一是通過第四次進口木材原料,鞏固供應關系;二是尋找更深層次的合作,未來將這種直接對外合作引進至鹿邑縣。
編輯:華麗娟 實習編輯 馬千惠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