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你終于回來了,以后不要再亂跑了。”8月27日下午6點,在湖南省永州市救助站里出現了感人的一幕。河南省寶豐縣救助站工作人員經過12小時、行程1100公里長途奔波陪護下,與親人失散6年的黨政新(化名)終于回到了家,與哥哥相見瞬間,淚水濕潤了兄弟倆眼眶。
從河南寶豐到湖南永州,1100公里的路程,流浪漢黨政新的回家路卻走了6年。故事要從2017年12月28日說起。在一次例行街頭巡查中,寶豐縣救助站工作人員在街上發現了穿著一件破棉襖,頭發和胡子都很長的一名男子在街頭閑逛,于是將他帶回了救助站。工作人員詢問黨政新來自何地和自己名字時,發現他有輕度智力障礙,說的方言也聽不懂,還不會寫字,無法與人正常交流,工作人員幾番嘗試溝通都沒有獲取到有用的信息。
“弟弟今年31歲了,小時候連續發高燒留下了后遺癥。”黨政新的哥哥介紹,在此之前,他也曾多次有過離家出走的舉動,但都是在附近流浪,走得最遠的地方也不過幾十公里,不是被熟人看到送回來,就是被家人找回來,每次都有驚無險。然而這一次他卻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一去杳無音信,家人在十里八鄉的電線桿上都張貼了尋人啟事,把所有的親朋好友都動員起來幫忙,卻一直沒有他的消息。
6年來,一家人從未放棄尋找黨政新,他們甚至希望能有人騙騙他們,帶給他們一些弟弟的消息,哪怕是假的。他們連最壞的結果都設想過了,卻沒想到離家在外的弟弟得到了一個溫暖的大家庭的悉心呵護。“謝謝,謝謝你們對我弟弟的照顧,謝謝黨和政府這么好的救助政策。”臨行前,黨政新兄弟倆向寶豐縣救助站工作人員鞠躬致謝。
“回家,對于流浪在外的人來說,是最大的夢想。然而,歸家的旅程并不是一帆風順。”一路護送黨政新到湖南省永州市的寶豐縣救助站站長韓勝偉介紹,這幾年來,縣救助站對黨政新進行治療、照顧的同時,并沒有停下幫他尋找親人的腳步。
“前段時間,黨政新病情大有好轉,他告訴工作人員說是湖南永州的。”韓勝偉說,根據這一情況,我們果斷將線索提交給今日頭條公益尋人項目,同時,寶貝回家網站的志愿者也向我們及時反饋了情況,通過湖南省永州市救助站確定了黨政新的基本信息了,于是我們決定驅車送黨政新回湖南永州的家,讓他與家人早日團聚。
“如何幫助更多受助人員,特別是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和智障人員回到親人身邊,過去一直是困擾我們的難題,現在用上人像識別技術,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受助者與親人團聚。”寶豐縣民政局主抓救助站工作的副主任科員拓曉輝介紹,下一步,他們依托大數據平臺構建的流浪乞討人員、滯留人員身份快速查詢機制和尋親服務機制,以及社會各方的力量,精準識別,精準救助,更早、更快地幫助受助人員,讓每一顆流浪的心,找到回家的路。
據統計,近年來,寶豐縣救助站每年救助的生活無著落流浪乞討人員在300人左右,絕大部分人員都能幫其尋找到家人。截至8月30日,寶豐縣救助站今年共接收不知道家庭信息的流浪乞討人員150人次,甄別成功救助或護送返鄉82人。
編輯:熊子文 實習編輯 劉夢鴿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