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河南省“四優四化”專題“優質油茶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現場觀摩研討會在商城縣舉行。省林業主管部門和省市農林科研院所的領導、專家,以及優質油茶基地縣區相關部門負責人、企業家代表等近百人參加。
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省提出以“四優四化”為重點,加快優勢特色農業發展,到2020年建成一批規模化優勢特色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其中明確以新縣、商城、光山、羅山、?河、平橋、固始、桐柏等8個縣(區)為重點,發展優質油茶,加快老油茶園改造,建設一批高標準現代化油茶基地。
省林科院院長尚忠海說,油茶樹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純天然高級食用油料,喜溫暖,怕寒冷,主要生長在南方亞熱帶地區的高山及丘陵地帶。受氣候原因制約,我省油茶生長主要分布大別山和桐柏山區域。
當天,參會人員實地觀摩了商城縣林科所、長園野生茶油有限公司、龍頭山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栽培及種植示范基地,并圍繞油茶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四優四化”項目如何更好地服務于林果產業,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圖說:企業負責人介紹油茶基地情況
長園野生茶油有限公司董事長謝煥友說,近年來該公司在“四優四化”項目支持下,聘請相關院校專家學者為顧問、研究員,引進優良無性系高產油茶品種(長林系列),并建立種苗繁殖基地100余畝,年育苗300萬株,為商城縣乃至整個大別山區提供優良無性系列油茶種苗,油茶掛果期由老品種的8到10年縮短為3至5年,畝產由3到5公斤增至20到60公斤。
“家有一畝油茶樹,一年收入3000元。”漫山遍野的油茶樹上果實累累,謝煥友說,該公司已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帶動5萬余戶林農從事油茶產業生產,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為山區人民脫貧致富起到了積極作用。
據統計,商城縣現有油茶林分布面積21萬畝,掛果油茶林面積16萬畝,年產茶油2400噸,年產值3.6億元。商城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黃煒說,該縣有山的地方就有野生油茶樹,明朝嘉靖年間已開始油茶栽培利用。2005年,“商城茶油”通過了國家原產地標記注冊;2017年,“長園”野生茶油獲得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發的原產地產品保護注冊證。在實施生態立縣,打造名牌戰略中,茶油生產和加工已列入重要發展規劃。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