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孫超 通訊員 杜朋軒 馬鵬亮
“現在大棚里氣溫上升了,香菇慢慢進入生長旺季,這大棚里一天也離不開人了。”日前,在汝州市蟒川鎮蟒窩村正在大棚里給香菇袋噴水的貧困戶王帥領,不一會兒額頭上就滲出了汗珠。該村部東側的田野里,6個又高又長的大棚格外顯眼。
王帥領在香菇大棚里忙活的時候,娘廟村外出務工的貧困戶郭帥通,已經在浙江杭州博琚家具有限公司的車間里制作家具了,該鎮外出務工貧困人口已達220人。
牛角嶺村的伏牛甘泉純凈水廠開始投產,蟒窩村、牛角嶺村、娘廟村、郝溝村、楊溝村的花椒、核桃、艾草等特色種植扶貧產業生根發芽,田間地頭一片繁忙……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出現可喜變化的關鍵節點,蟒川鎮正有序組織各類企業復工復產,脫貧攻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貧困戶一個個忙碌起來。
關注貧困村、有貧困人口的非貧困村;選取就業渠道廣、收入高的職業定向開展培訓;整合利用土地整理、農田改造等項目資源,為部分行政村多打幾眼井,增設取水點;關注符合貧困戶標準的生活困難人員生產生活狀況,在政策范圍內給予傾斜照顧,鼓勵其自主發展產業和就業創業。蟒川鎮新一年扶貧思路清晰,動人心弦。
“去年一年我們實現了脫貧155戶522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14%以下,作為山區鄉鎮,能有這樣的成績,我們覺得很自豪。”蟒川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劉斌喜滋滋地說。
“今年,蟒川鎮將以南部山區產業深度發展為主線,修通寺上村至九峰山景區、木廠村至魯山阿婆寨景區的兩條8公里長的旅游專線通道,以此為依托,在寺上村打造徽式建筑的民俗文化園,用產業讓老百姓擺脫大山的阻隔,讓昔日的荒山野嶺變成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拿著寺上村建設民俗文化園的規劃圖,劉斌信心滿滿。
胸有成竹,步子不亂。從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中走出來的云水蟒川,正萌發出一片新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