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孫超 通訊員 王曉磊 葛巖紅
“春季桃樹管理,剪去病蟲枝,下垂枝,并生枝等,枝條保持15—30厘米短截,剪口距離第一芽0.5—1厘米;同時給每棵樹施入農家肥30公斤和0.5公斤的復合肥……”3月3日,在平頂山市舞鋼市武功鄉武功村高級工程師萬少俠熱情地向群眾傳授桃樹病蟲害防治技術。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舞鋼市科協根據有關部署,堅持把“抗疫情、保春耕生產”作為推動科技為民服務的有效實踐,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結合基層產業需求,組織抽調農林牧科技專家組成農業科技服務隊,利用科普大篷車安裝科普大喇叭巡回各鄉(鎮)村播放“防范新冠肺炎、鋼城人民走在前”三句半、致全市廣大農民朋友的一封信、春耕生產管理技術等科普音頻,印發疫情期間做好春耕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宣傳資料,深入鄉村、田間地頭開展科技服務、技術培訓、技術指導,確保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兩手抓、兩不誤”,努力把因疫情對農業生產所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從而實現農業增產增收。
在科技服務過程中,舞鋼市本著接地氣、暖民心、服務基層的原則,著力向產業村、示范村、貧困村、偏遠村技術傾向,結合農業產業發展現狀,采取專家與農戶“一對一”、“一對多”分散指導與個別幫扶的服務方式,農戶可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網絡進行線上線下科技服務、技術咨詢,及時解決農業生產中的疑難技術問題,促進科技服務與農民需求有效的技術對接。
在以特色農業種植服務方面,舞鋼市采取全程跟蹤技術服務的方式,解決農村技術棚架、農資緊缺、“病理難醫”等問題。高級農藝師徐進玉研究應用的大棚草莓枯萎病、根腐病防治技術,在楊莊鄉建新村、操占村示范應用推廣,針對種植戶連年重茬連作,造成土壤病菌的滋生和蔓延,致使草莓種苗出現死苗、爛根、僵苗、果實腐爛等現象。她根據土壤生物學特性,采取土壤技術處理、重茬劑與殺菌劑交替使用的原則;苗期使用重茬劑365,同時,溝施生物菌肥;在不同生長期,葉面噴施葉旺立果等調節劑,促進植株生長,提早開花、結果,防止土壤病害的發生,防治效果達70%以上。
通過科技創新服務新模式,舞鋼市有針對性地開展現場說“法”、說“教”,手把手傳授技術,讓群眾真正學到一技之長,使每個有勞動能力的家庭主體掌握農林實用技術,從而帶動了許多群眾依靠科技發家致富的熱情。高級獸醫師周璞為革命老區尚店鎮王莊村養牛大戶陳留成多次上門技術服務,先后解決了牛拉稀、感冒發燒、氣喘、母牛難產等技術問題,免回經濟損失15萬元,實施循環飼養存欄量達80多頭牛的養殖規模,在他的指導下,示范帶動該村50余戶發展豬、牛、羊、鴨、鵝等養殖業。
據悉,截至目前,此次活動出動科普大篷車一輛,巡回播放科普音頻,聽眾人數達2.6萬余人次,為廣大群眾解決農業生產中的疑難技術問題65余項,分散指導和入戶培訓共45場次、累計培訓人員1560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1600余份,應用新技術10項,提供科技信息65項、致富項目45個,發放生畜消毒液25件,實施小麥黃花葉病防控面積3500余畝,果樹春季修剪、病蟲害防治面積達1550余畝,深翻清園1350多畝,接待群眾科技咨詢1600余人次,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