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醫療耗材之都”長垣,每天250余萬只口罩和4萬件防護服發往全國,其中一半發往湖北。在疫情防控這場阻擊戰中,長垣市承擔著全國重要“兵工廠”的職責。當下,長垣市一邊抓疫情防控,一邊抓復工復產。該市的5萬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成為奮戰在一線的“志愿兵”,全力以赴保障企業高效生產。
他們是企業安心生產的“勤務員”
新冠肺炎疫情出現,長垣市委市政府立即召集轄區42家衛材生產企業開會,安排加足馬力保障生產。長垣市委書記帶頭下廠區,找經理、訪主任、問工人,了解企業的所需所求所急所盼,聯系原材料,維護廠區秩序,廣招技術工人,解決企業生產的燃眉之急。
長垣市市場監管局針對涉疫防護用品啟動應急審批機制,開辟審批綠色通道,有專門志愿者快受快辦,先后為29家企業辦理一類醫療器械生產備案,為醫療防護用品企業辦結產品備案67個。
長垣市科工信局派出志愿者對口罩和防護服生產所需的主料和輔料進行統計梳理,及時向省、市防控指揮部和上級相關部門提交申請報告,盡快解決原材料問題。至今,共協調購進防護用品生產原料60余噸,有效增加了日產能。
他們是企業科研攻關的“聯絡員”
1月28日以來,長垣市科工信局派出志愿者組成協調服務組,及時有效地與上級工信部門派駐人員溝通對接,做好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協調和服務工作。同時派出專人與省科技廳對接,組織長垣市企業和研發人員科研攻關,解決防護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
該局先后組織駝人集團攻關的“防護產品滅菌快速解析技術”和“新型防護面罩的研發”兩項技術獲省科技廳立項,首批撥付資金120萬元;組織亞都集團和暨南大學攻關防護產品新材料,組織億信和松下公司聯合攻關智能醫用口罩生產設備的研發,均進展順利。
他們是企業招工用工的“協調員”
春節期間,企業用工難,技術工人短缺是最大的困難,長垣市民生服務中心將黨員干部志愿者全部分配到各重點企業,積極協調招工,主動解決企業困難。
他們協助企業建立用工儲備制度,每個鄉(鎮)、街道辦事處要儲備足夠數量的醫療耗材企業用工特別是縫紉后備工,提前進行技能培訓,確保“有需要時立馬上,沒需要時備得住”。
其間,武丘鄉文明實踐志愿者持續通過廣播、微信、電話等方式進行招工宣傳,共推薦具備相關業務能力的適齡女工627名,其中熟練工200余名。目前,長垣各志愿服務隊已累計向企業輸送工人3866人,錄用2351人,儲備5519人,確保隨時滿足衛材企業的生產需要。
他們是企業員工的“后勤保障員”
當前,長垣衛材企業全部實行無菌式封閉式管理,所有員工吃住在企業。為保障企業員工全身心投入生產,免除企業的后顧之憂,自1月30日起,長垣市商務局組織志愿者,聯系生活必需品貨源,免費向衛材企業供應肉、蛋、蔬菜等生活必需品。
截至3月4日,長垣市商務局志愿者已向企業配送大肉44217.9斤、米50630斤、雞蛋18431斤、面粉32676斤、食用油23774.4斤、蔬菜235950.92斤、方便面100箱、火腿腸150箱、香油2200瓶瓶、饅頭252680個。
他們是維護企業外部環境的“監督員”
為給重點醫用衛材企業提供良好生產環境,長垣市委宣傳部組織黨員志愿者在企業門口設立志愿服務站,維護門前秩序和衛生,嚴格監督排查各類外來人員。
在防控處置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除安全生產、消防監督、產品質量監督、環境保護和中央、省市統一安排部署的專項整治,確需及時現場取證的檢查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到企業進行檢查、調研,不得約見企業法人代表、干擾企業生產經營,不得進行沒有明確任務的調研。這些志愿者,全力以赴為重點醫用衛材企業安靜生產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他們是企業誠信經營的“護航員”
面對疫情依然嚴峻的形勢,為防止和打擊不法商家制售假冒偽劣口罩和防護服,由長垣市委政法委牽頭,與該市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市場監管局等聯合印發了《關于嚴厲打擊制售假冒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違法犯罪行為的通告》,開展了“抓生產 保供應 抗疫情”雷霆行動。
長垣市的志愿者協同執法人員不間斷進行巡查,嚴厲查處了一批制假售假行為,形成了打擊假冒偽劣疫情防護物資的高壓態勢,震懾了制假售假違法行為,維護了安全誠信生產經營的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