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肖風偉
面對轄區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信陽市上天梯管理區派駐七橋村第一書記張培俊將全村分為6個戰區,啟動脫貧攻堅作戰組織體系,將脫貧攻堅戰就地轉為疫情阻擊戰,兩戰合一,實現村內疫情防控全覆蓋,筑起了守衛村民生命健康的牢固防線。
成立黨員突擊隊,他帶頭24小時值守
大年三十上午,信陽市上天梯管理區七橋村駐村第一書記張培俊處理完村內工作,趕回淮濱老家陪父母過年。
雖然身在老家,但張培俊放心不下村里疫情防控工作,一直與村干部不停電話、微信溝通聯系,了解湖北、武漢返鄉人員情況。
“我必須回村,因為我是駐村第一書記,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張培俊同志如是說。大年初三,經過村、鄉、縣無數個防控卡點,連續繞道奔波200余公里返村。
往常2個半小時的車程,足足走了近5個小時。踏入七橋村的土地,緊急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他才稍感心安……
一到村,他立即組織召開村“兩委”聯席會議,帶領“兩委”干部、村民小組長和黨員代表,按照村干部包組、黨員包戶,兵分六路開展抗“疫”工作。
村支部委員楊道新等一批年輕黨員紛紛表態,寫下“請戰書”;村“一村一警”周鵬飛等入黨積極分子,再遞“入黨申請書”,要求沖到最前面、筑牢疫情防控第一線。
在村口疫情防控檢查點上,他升起鮮艷的黨旗,設立共產黨員先鋒崗,成立黨員突擊隊,戴上黨徽、紅袖章,豎立交通指示牌,帶頭24小時值守,做好外來人員登記、體溫檢測、車輛核查、消毒清潔等工作,確保人員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
想為村里做些事,保護好一方群眾安危
七橋村常住人口近4000人,又靠近平橋區、高新區、上天梯管理區三區連接處,人口流動大。
張培俊認為,只有依靠全村干群,才是戰“疫”勝利的關鍵。他把全村分為6個戰區,以戶為單位,啟動脫貧攻堅作戰組織體系,將脫貧攻堅戰就地轉為疫情阻擊戰,兩戰合一,實現村內疫情防控全覆蓋。
經過排查,全村從湖北回來43人,其中從武漢返回27人。村里對這些返鄉人員迅速做好物理隔離,每天早晚兩次測量體溫,同時通過宣傳,切實提高村民自我防護意識。
在張培俊的引領帶動下,七橋村越來越多的黨員群眾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有力出力、有物出物,社會各界累計為村捐款捐物近十萬元。
張培俊凡事沖在最前面,1月28日排查出葉窯組居住的方老漢感冒發燒體溫較高不愿去檢查,他不厭其煩地打電話勸說,一直跟蹤觀察到老人入院治療痊愈解除風險。
曾幾何時,七橋村黨建軟弱渙散,鄉村治理散亂。2017年10月,張培俊主動請纓到七橋村擔任第一書記。
近3年來,熟悉七橋的人都說,這個村變了,2019年勝利退出貧困村序列,先后榮獲產業發展紅旗村、脫貧攻堅先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等。
“我在這里駐村3年了,我熱愛這里的一草一木,真心實意想為七橋村做些事情,保護好這一方水土、一方群眾安危。”張培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