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結腫大會是淋巴瘤嗎?
河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劉艷艷在坐診中,會經常遇到有患者問,“醫生,淋巴結腫大會是腫瘤嗎?”首先,我們先認識一下淋巴結。淋巴結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它是一種橢圓形或者長條形結構,直徑多在0.5厘米以內,一般不超過1厘米。通常以組群形式分布全身,大多集中于頸部、鎖骨上、腋窩及腹股溝等處。正常人淺表淋巴結很小,質地柔軟,可活動,無壓痛,可以被我們摸到,深部淋巴結需要借助影像檢查才能看到。
劉艷艷表示,淋巴結腫大其實是人體的一個報警信號。最常見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炎癥。一旦出現炎癥反應,如急性和慢性淋巴結炎、淋巴結結核等,或是淋巴結出現反應性增生,都會導致淋巴結腫大。這種炎性淋巴結腫大多無大礙,病因去除后可以完全恢復。二是腫瘤。包括原發于淋巴結的惡性腫瘤,如淋巴瘤、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等,及其他惡性腫瘤的淋巴結轉移(如肺癌、胃癌和乳腺癌等),會持續、進行性腫大。這個時候就要特別當心了。
喜歡“偽裝”還會“亂逛”的淋巴瘤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統淋巴細胞的惡性腫瘤。淋巴造血系統的淋巴細胞受到內在或外在因素刺激后,出現了某些遺傳學上的改變,導致其無限制生長,并積聚于淋巴結、淋巴組織器官、血液或其他非淋巴組織器官中的一種腫瘤。目前,我國淋巴瘤發病率年增長率為3%-5%,每年新發病例約10萬,淋巴瘤已成為我國男性的第八大高發惡性腫瘤。近年來,該病在年輕人中的發病率也明顯增多。
很多人說淋巴瘤會“偽裝”,這是因為淋巴瘤早期多無明顯的不適癥狀,并且由于表現復雜,容易發生誤診和漏診。同時,淋巴瘤可以分布在人體各個部位,是一種“愛亂逛”的腫瘤。
1、“逛”到脾臟上脾臟是人體淋巴器官,也是淋巴瘤最常“光顧”的器官。有些淋巴瘤起病隱秘,表現為內臟器官如脾臟腫大,同時血小板下降,容易誤診為脾功能亢進、血小板減少,這類病人往往需要進行病理檢查才能明確診斷。2、“逛”到肺上淋巴瘤可連累結外器官如肺臟,影像學很難區分。很多患者出現咳嗽、低熱、盜汗,以為是肺病,反復治療卻無進展。其實,這可能是肺部長了淋巴瘤,如肺黏膜相關淋巴瘤也有侵襲性的,如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需要結合病理及影像學評估確定病理類型和分期制定不同方案。3、“逛”到胸腔上出現胸悶、呼吸困難,有可能是淋巴瘤作祟。淋巴瘤起病癥狀多種多樣,有的患者起初以反復低熱、皮疹就診,但后來病情進展迅速,出現淋巴結腫大,造成呼吸困難,甚至需要呼吸機輔助呼吸,拍CT后顯示為淋巴結腫大。4、“逛”到睪丸上淋巴瘤常常有深部淋巴結腫大或腹腔腫塊,壓迫會導致輸尿管阻塞以及阻塞性腎病,引發腎功能損傷,累及睪丸。但病人常常以睪丸腫脹就診男科,沒有效果,這時應考慮到淋巴瘤的可能,進行胸水抽液流式細胞儀檢查和淋巴結活檢,明確診斷。若治療及時,腎功能可完全恢復。5、“逛”到甲狀腺上患者在檢查中發現甲狀腺、頸部有腫塊,且腫塊明顯增大,并出現呼吸困難、聲音嘶啞等癥狀。若為甲狀腺的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是臨床過程發展較快的淋巴瘤類型,短短數天壓迫癥狀就非常明顯。壓迫氣管可導致氣管移位、聲帶受壓,出現聲音嘶啞,甚至呼吸困難。若及時進行明確診斷后給予免疫化療,患者腫塊可完全消退。
河南省腫瘤醫院血液科主任、主任醫師魏旭東表示,其實,淋巴瘤有的3個危險特征,需要注意:1、悄悄長大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則要引起重視。不到三分之一的淋巴瘤患者也會有發燒癥狀,但常是38攝氏度左右,并且多在下午及晚上出現,伴有盜汗、乏力、近期體重下降等全身表現。2、摸起來質地較韌淋巴瘤的質地不會太硬或太軟,摸起來和鼻尖的韌度差不多,早期無粘連,可活動。炎性淋巴結質地偏軟,質地偏硬的淋巴結則可能是腫瘤的轉移,并且位置比較固定,不能活動。3、體積偏圓偏大。如果B超提示腫大的淋巴結偏圓型,直徑大于兩厘米,則要當心可能是淋巴瘤。如果懷疑淋巴結腫大性質不好,患者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接受活檢檢查,這是診斷淋巴瘤的最關鍵指征。
科學預防,遠離淋巴瘤
河南省腫瘤醫院血液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周可樹表示,預防淋巴瘤要做好以下5點:
1、學會緩解壓力
現在,青壯年的淋巴瘤發病率迅速上升。這主要與現代人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精神長期處于焦慮抑郁狀態,使免疫功能發生紊亂或功能低下。壓力過大,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學會緩解和釋放壓力,懂得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
2、飲食要合理
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如過度吃垃圾食品、長期吸煙喝酒、經常吃咸辣的食物、吃過熱過冷以及過期和變質的食物。
3、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現代人經常熬夜、吃夜宵,甚至整夜不睡覺,身體過度疲勞,從而引起身體免疫功能下降,患上淋巴癌的幾率也就大大增加了。
4、加強鍛煉
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免疫力、加快新陳代謝。
5、避免輻射
若人體長時間接觸輻射物體,容易誘發淋巴瘤。生活中,盡量避免輻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