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8日,國務院批復《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這個橫跨五省三十市的城市群正式出現在世人面前。晉城感到歡喜的是在這份規劃圖里,國家將晉城列入中原城市群核心發展區,這是山西唯一。
藍圖雖美,也需有人開拓。彼時的晉城正處于煤炭經濟低谷的凜冽寒風之中,總體經濟實力在中原城市群處于較低位置。而同時山下的河南及鄭州正干的熱火朝天,鄭州拿下國家中心城市王冠,又跨入超大城市門檻,再提出塔尖城市目標。周邊建立起鄭州+的市長聯席會議,西邊洛陽開始發力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藍圖。中原城市群儼然有向河南中部城市群演變的節奏。
與晉城一樣作為省外城市被納入核心發展區的還有安徽亳州,但亳州對這個中原城市群態度不冷不淡,百度一搜索“亳州融入中原城市群”,顯示的僅僅為三年前中原城市群被批復后的轉發性新聞,而一搜索“亳州融入長三角”,一下話題火爆的很。冷熱之間,態度取向,猶然可見。

亳州討論長三角的火爆

亳州最近三年基本沒討論過中原城市群
與有長三角大光環的亳州不同,晉城北望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依舊遙遠,只能一頭扎進中原城市群發展大勢中,不管鄭州這個核心主動不主動,晉城必須主動。2020年年底才通高鐵,那就2018年先開通城際公交,用低廉票價暫時充當高鐵的替代品。
2020年,晉城更加主動,以“鋪天蓋地”的宣傳方式在鄭州進行丹河新城的宣傳,在官方報道里出現這么一句話“我們組建30個邀商小分隊,分赴中原城市群30個城市,親自將張志川書記和王震市長的誠摯邀請帶到屬地黨政辦公室和河南省70強企業。”

讀至此文,剎那間,甚至有些落淚。中原城市群30座城市,分布太廣泛了,東南區的蚌埠、亳州、宿州、淮北四市是朝野上下都在共同為融入長三角發力時,南端的信陽在摩拳擦掌融入武漢都市圈時,西邊的三門峽躍入西安時,突然遠隔千里之外的太行山上的晉城來客,說“我們都是中原城市群的一家人,我家有點項目,能否勞駕移步大哥家看看?”這些城市,離晉城確實有些遙遠,這些城市說實話壓根沒把中原城市群規劃當成多么重要的事情,但淳樸的晉城認為既然都是中原城市群的一家子,就去上門邀約來走動走動串串門吧。這種包容精神,也是成就晉城再創輝煌的永恒動力。

融入中原
據官方披露的信息,晉城有望40多個項目簽約,總投資額達2174.78億元。
這是有據可查的,第一次中原城市群官方全覆蓋互動,只是沒想到的是,推動這次互動的竟然是:晉城。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