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河南商報記者驅車從大廣高速長垣站駛出,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盎然綠意。在綠意包圍之中,便是占地1000多畝的衛華智能起重裝備產業園。
該產業園自去年3月開工建設以來,在工業“三廢”排放方面投資上億元,采用先進裝備,改良生產工藝,實現了廢氣“零排放”、廢水達標排放、固體廢棄物達標處理。
圖說:衛華集團的智能涂裝生產線
以“智”取“廢”,助力企業邁過涂裝“難坎”
生產涂裝,是起重機必經的重要程序。如何處理因涂裝導致的大氣污染,一直以來都是起重企業很難邁過的一道“坎”。
今年8月初,衛華集團定制了6條可適用于起重機主梁涂裝工作的生產線,從源頭、過程、末端開展排放物治理,實現了前處理、噴涂、烘干、強冷等工序全封閉獨立作業。這在我國起重行業尚屬首創!
“以智能化推動綠色化,不僅大大提升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更重要的是改善了勞動作業環境,貫徹了‘以人為本’的生產理念。”據衛華集團董事長韓紅安介紹,在智能涂裝生產線,噴漆產生的廢漆霧捕捉率達95%以上,廢氣處理效率可達98%以上;配置降噪措施,操作人員周邊環境噪聲不超過85dB,新風系統的應用能夠有效改善勞動作業環境,降低員工職業健康危害。
此外,涂裝生產線全部采用機器作業,涂裝生產效率提高了8倍以上。得益于自動化工藝的應用,水、電、氣等能耗也隨之降低,噴涂生產線運行成本相比傳統生產線節約了15%左右。與此同時,噴涂的質量更加穩定、精細度更高,產品外觀質量更有保證。
“這個夏天不太熱”,是衛華集團車間工人的普遍反映。2019年,衛華集團為生產車間配置了100臺冷風機,在降低室內溫度的同時凈化車間空氣。風機運行時,從進風側可吸入車間內漂浮的焊接煙塵,有效壓制車間內漂浮的煙塵。
“我們在生產車間安裝了焊接煙塵整體處理設備,采用高效過濾材料,針對0.3微米顆粒物過濾效率可達到99.9%。”據衛華集團質量安環中心副總監王爽介紹,整體治理后,實現車間整體內循環治理,有效改善車間環境,且無焊接煙塵外排,對整體大氣環境不會產生污染。
車間內的拋丸機、等離子切割機等生產設備,均具備除塵煙功能,可有效凈化大量懸浮在空氣中對人體有害的細小金屬顆粒。
圖說:車間冷暖溫度調節系統,在調溫的同時凈化室內空氣
從“制造綠色”到“綠色智造”,再到“綠色效益”
“以綠色化為引領,加強節能環保技術、工藝、裝備的推廣應用,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可以實現工業高效清潔低碳循環和可持續發展。”韓紅安認為,綠色化改造不僅體現在生產的綠色化,還有產品的綠色化。在起重行業的一個突出體現,就是產品的輕量化。
2016年10月,位于衛華集團的起重機輕量化設計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獲批。在起重機輕量化方面,這是全國唯一一家國家級創新平臺。衛華集團率先在國內推廣自重更輕、能耗更低的輕量化起重機系列,使橋門式起重機機構重量減輕10%-30%,所占凈空高度減少10%-35%,起重機運行能耗降低10%-30%。在綠色化方面,衛華集團有22個項目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有19個項目獲得政府科技成果鑒定,有18項國家、行業、地方標準,有117項相關專利。
2019年,衛華集團旗下的河南衛華重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名單。也正是去年,衛華集團在長垣市納稅4.57億元,相當于當年長垣市財政收入的六分之一,蟬聯納稅冠軍。
“全方位打造綠色工廠,向綠色要發展,有效緩解了生態環境壓力,讓企業加快邁向產業鏈中高端,實現綠色增長。”韓紅安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今年以來,盡管受到疫情的沖擊影響,但衛華集團迅速復工復產,逆勢而上,截至目前訂單增漲30%以上。
“走綠色發展道路、創建綠色工廠,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對有效提升傳統產業升級、提高企業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新鄉市工信局局長杜家武說。今年9月,國家工信部對擬入選第五批綠色制造企業名單進行了公示。新鄉市3家企業入選,數量居全省第二位。此前,新鄉市已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園區2家,國家級綠色工廠7家,省級綠色工廠7家。
杜家武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新鄉市將持續引導企業實施綠色化改造,降低資源及能源消耗,降低生產和運營成本,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