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劉遠懷
“這份榮譽屬于家鄉太行山區群眾,屬于我們裴寨村的父老鄉親們。”10月17日上午,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輝縣市張村鄉裴寨社區黨總支書記裴春亮被表彰為“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
裴春亮被表彰為“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
4年前,看著鄉親們辛辛苦苦種植的紅薯賣不出去,裴春亮帶領村民大力發展跨境電商。裴寨村連續4年舉辦“中國太行紅薯粉條文化節”,紅薯也經歷了一場“從爛到紅薯窖到變成酸辣粉,從沿街叫賣到網上推銷,賣向全國,走向世界”的革命。
裴寨村跨境電商展廳內,包裝精致的太行山石碾小米、草雞蛋、山木耳、手工粗布用品等輝縣太行山地道的土特產琳瑯滿目。很難想象,這座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村莊,曾是一個省級貧困村。
裴寨村三面環溝,一面靠山,2006年以前一直是貧困村。那時村民住的房子多為土坯房;常年干旱,吃水困難,種地“望天收”。
2005年,禁不住鄉親們的再三邀請,裴春亮回村當起了村干部。十余年來,裴寨村民住進了新房,增加了收入,而2016年開始發展的跨境電商更是給這個內陸村莊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裴春亮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過去我們講,要想富,先修路。那時候,我們修的是有形的公路。現在是網絡時代,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無形的“網上之路”開始影響我們的生活。
2016年,裴寨村開始建設跨境電商,推銷小米、核桃、粉條、山楂、柿餅等太行特色農副產品和手工粗布產品,當地紅薯及粉條產業鏈條越拉越長。3000家淘寶商戶在裴寨落地生根,升級加工的“裴寨村”牌紅豆薏米粉、黑芝麻核桃桑葚粉等產品暢銷國內市場。
在注冊淘寶店鋪時,裴寨村全部用貧困戶的身份信息,通過合同形式由專業公司代為運營,貧困戶每年有最低分紅,一家淘寶店鋪每年1200元,如果有的貧困戶達到了5家淘寶店鋪,一年就是6000元。
近期,裴寨村還準備再發展1500家淘寶店鋪,這些店鋪的主人將全是張村鄉的貧困戶。據統計,張村鄉有40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目前戶均一家淘寶店鋪,將來一戶最高能有5家淘寶店鋪,讓全鄉貧困戶直接增收。
“2020年,我們網上銷售額目標是1個億,2月份的銷售受了疫情的影響,3月份的銷售收入將近500萬元。對全年銷售目標,我們充滿信心。”裴春亮說。
裴寨的線上脫貧,是阿里平臺助農脫貧的一個縮影。2019年,阿里巴巴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2020年,通過阿里平臺助農脫貧,出現了多個全國脫貧攻堅獎先進個人。
據了解,阿里平臺近三年來累計銷售農產品超5400億元,穩居全國各大電商之首。過去5年間,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在阿里平臺的網絡銷售額超過3100億元。
(編輯 劉夢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