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腹地、交通不便,全鄉18個行政村,貧困村占一半,面對這樣一幅底牌,信陽市商城縣伏山鄉是怎么實現“摘帽”逆襲的?
“怎樣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成為我們首先要面對的難題。”伏山鄉黨委書記李獻林說,常言說得好,山區要想富,就得先修路。在上級大力支持下,全鄉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打通了與金寨縣的三條連接線。
隨后,伏山鄉利用特有紅色資源為鄉村旅游注魂,堅持“紅”“綠”融合發展,將眾多紅色資源串珠成線,建成一條20多公里長的“初心路”,今年又歷經艱辛尋回夜襲陽明堡機場犧牲的英雄營長趙崇德遺骸,建起趙崇德烈士墓,規劃建設趙崇德紀念園。
“打造集旅游觀光、紅色教育、公益研學等融合發展的黨內政治文化體驗園,使朝陽洞旅游區成為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一。”李獻林說,在此基礎上,將全鄉作為開放式大景區謀劃建設,推動田園變公園、村莊變景點、產品變商品、勞動變體驗,逐步規劃建設英雄里羅城、風情余子店、康養七里山、美艷女人寨、浪漫簪子河、雄奇千金山、曲折龍井河,且又規劃推出中國黃(柏山)金(剛臺)風景線,對接皖南“三一八”。
游客越來越多,伏山鄉又結合特色產業發展啟動“皇備箱”經濟,推出高山茶、青錢柳、桑蠶絲、山茯苓、土蜂蜜等十多種名優土特產,全鄉初步形成了以鄉村旅游為龍頭,茶葉、中藥材、桑蠶、青錢柳并駕齊驅的五大產業發展新格局,逐步實現產業扶貧向鄉村振興的華麗嬗變。
與此同時,伏山鄉創新舉辦了民俗文化旅游節、大別山插秧節、中國農民豐收節,建起特色美食街,開發商城流水席,打造出交通酒家、廊橋別苑、羅城莊園、夢里老家等民宿客房430多間。
今年9月12日,“走百村 看脫貧 河南省脫貧攻堅影響回眸”攝影展首展在里羅城“山村畫廊”盛大開幕,讓小山村名滿天下,人氣持續爆棚。僅十一期間,里羅城接待游客量就達10萬余人次。每逢節假日,城里才有的堵車現象,在伏山鄉成為常態,群眾收入也比過去翻了好幾番。
2018年,伏山鄉9個貧困村已全部摘帽,今年10月底全鄉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前不久,李獻林獲得2020年度河南省脫貧攻堅創新獎……(編輯: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