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王苗苗/文 記者 楊東華/圖
規劃總投資約10.8億元,床位600張,作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一部分,3月1日,河南省兒童醫院南院區試開診了。
幾天下來,“方便、便捷”成了前來就診的患兒家長最大的感受,而見到北京“一號難求”的專家,更是讓不少河南家長欣喜。
根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要求,“十四五”期間,河南要構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省醫學中心、省區域醫療中心和縣域醫療中心四級聯動發展格局。如此操作之下,5年后,河南人不出省看外地名醫會更容易嗎?
家門口見到北京名醫,寶爸一臉驚訝:在北京都沒掛上他的號
3月1日一大早,河南省兒童醫院南院區里已熱鬧非凡,北京兒童醫院鄭州醫院執行院長聶小鶯,北京兒童醫院專家、內科監護室特聘主任李崢,皮膚科特聘主任張斌,內分泌遺傳代謝科特聘主任曹冰燕等北京知名專家早已在診室等候。
寶寶因為營養不良,想找北京專家看看,曹冰燕認真查看檢查報告、仔細詢問,給出指導性建議;女寶點點(化名)近期臉部及雙腿出現皮疹,張斌一邊安撫孩子,一邊查體;1歲多寶寶感冒了,得知家門口有醫院,一家人帶著孩子來就診,李崢仔細為患兒查體、開藥……
“看北京專家都不排隊,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來就診的家長激動地說道。而同樣的情況,也在河南省兒童醫院東院區發生著。
“王醫生,您以后就在鄭州坐診了嗎?”“是啊,以后再找我,就不用去北京了。”河南寶爸張先生聽見北京特聘專家王煥民的回答,高興地直拍大腿,要知道,他曾帶著兒子到北京找王煥民看病,根本沒機會掛上號,“我還是在人群里瞥見過他一眼。”
除了王煥民,來自北京兒童醫院內分泌遺傳代謝科、血液腫瘤中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泌尿外科等領域的9名知名專家,也開始常駐河南省兒童醫院,分別在該院各個院區坐診。
“北京專家在兒科專業領域都是一號難求的,去北京掛不上號,沒想到在鄭州這么輕松就能約到。”鄭州市民張女士說。
河南率先啟動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創建工作,全省94%的疑難重癥患者實現省內救治
張先生和他的兒子是幸運的。曾經,他們離開家鄉,遠赴北京,卻因各種原因沒掛上王煥民的號,可如今,在家門口,他們卻輕而易舉見到了王煥民,且在鄭州治病的花費,要遠比在北京少很多。
但張先生和他的兒子,又只是萬萬千千河南患者及家庭的一個縮影,因為六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越來越多為外出就醫發愁的河南患者看到了希望和未來,也獲得了不幸中的幸運。
作為河南的重點民生工程,實施六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創建工作,與2016年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及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健康中國”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均有莫大關系。當然,河南優質醫療資源短缺和分布的不均衡,平均每年約有12萬人到省外就醫的現實情況,也讓創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勢在必行。
為補齊短板,近年來,河南在全國率先啟動心血管、兒科等六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創建工作,承接國家優質醫療資源,被國家確定為8個試點省份之一,其中,兒科、心血管兩個醫療中心,還進入全國首批10個項目,走在全國前列。
隨著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加快推進,河南省優質醫療資源布局更加合理,一大批新技術、新業務也先后落地河南。
據河南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創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是實現全省人民健康目標的必要措施,而目前,河南全省已有94%的疑難重癥患者,能夠在省內得到救治。
“四級醫療中心”將成為分級診療的有效抓手,有助于實現患者家門口看病
“從開始創建那一刻起,河南省兒童醫院就走上了‘改革、開放、創新’之路。在國家積極推進,省市積極大力支持之下,河南省兒童醫院抓住了機遇,完成了挑戰。”從開始創建到去年掛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河南省兒童醫院走過了4年時間,其中艱辛只有參與過的人最有體會。
但相較于講付出,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兒童醫院院長周崇臣更喜歡說收獲:4年,前往北京兒童醫院就診的河南患兒門診量減少82635人次、下降63.12%,住院量減少2542人次、下降51.33%,區域患兒外轉率顯著下降。
全國人大代表 周崇臣
在周崇臣看來,掛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是河南省兒童醫院走出的關鍵且重要一步,但接下來,河南省兒童醫院肩上的擔子更重,責任也更大了。
“我們將用3到5年時間,建設成區域高水平的兒科臨床診療中心、高層次兒科人才培養基地、高水準的科研創新和轉化平臺,同時,要將河南省兒童醫院的資源下沉到地級市和縣級醫院,實現‘兒童大病不出省’的目標。”周崇臣說。
周崇臣說,《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了構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省醫學中心、省區域醫療中心和縣域醫療中心四級聯動發展格局,而這將成為分級診療的有效抓手,將有助于更多城鄉居民實現“家門口看病,疑難重癥不發愁”的愿望。
統籌實施“十大工程”,“四級醫療中心”讓省市縣三級共同發力
“十四五”期間,河南衛生健康領域會有哪些改變?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闞全程在2021年全省衛生健康工作會議上所作報告,就已給出回答。
他指出,“十四五”期間,河南衛生健康工作要統籌實施“十大工程”。
包括:實施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現代化建設工程,全面提升檢驗檢測、流行病學調查、應急處置等能力;
實施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建設工程,進一步形成平戰結合、高效協作、分級分層的救治網絡;
實施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工程,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
實施城市“四所醫院”提升工程,全部達到三級醫院水平;
實施縣域“三所醫院”提標擴能工程,全部達到二級醫院水平,其中70所達到三級醫院水平;
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綜合服務能力全面達標,300所達到二級醫院水平;
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形成一批全國、全省中醫重點專科;
實施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工程,培養1萬名醫療技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
實施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提升工程,促進醫療機構數字化、智慧化服務和醫療健康數據互聯互通;
實施全民健康促進工程,持續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闞全程提出,在“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河南衛生健康工作要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即要讓省市縣三級醫療機構共同發力,聚焦人才隊伍、學科建設、機制創新等關鍵環節,優化資源配置,強化政策保障,構建分工明確、功能互補、密切協作、上下聯動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形成“四級醫療中心”聯動格局,實現大病不出縣、疑難危重癥不出省。
他表示,下一步,要實施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提速工程,一方面要爭取將腫瘤、中醫、神經、呼吸等專業納入國家發展改革委主導的試點項目,另一方面,也要爭取其他專業納入國家衛生健康委設置規劃。
與此同時,要加強省醫學中心建設,推進省區域醫療中心落地見效,與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協同互補,切實增強省域帶動能力。此外,還要鞏固縣(市)人民醫院提質升級成果,實現縣域醫療中心全覆蓋,形成“四級醫療中心聯動,以醫聯體為貫穿紐帶”的分級診療格局。
編輯 呂瑞天
規劃總投資約10.8億元,床位600張,作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一部分,3月1日,河南省兒童醫院南院區試開診了。
幾天下來,“方便、便捷”成了前來就診的患兒家長最大的感受,而見到北京“一號難求”的專家,更是讓不少河南家長欣喜。
根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要求,“十四五”期間,河南要構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省醫學中心、省區域醫療中心和縣域醫療中心四級聯動發展格局。如此操作之下,5年后,河南人不出省看外地名醫會更容易嗎?
家門口見到北京名醫,寶爸一臉驚訝:在北京都沒掛上他的號
3月1日一大早,河南省兒童醫院南院區里已熱鬧非凡,北京兒童醫院鄭州醫院執行院長聶小鶯,北京兒童醫院專家、內科監護室特聘主任李崢,皮膚科特聘主任張斌,內分泌遺傳代謝科特聘主任曹冰燕等北京知名專家早已在診室等候。
寶寶因為營養不良,想找北京專家看看,曹冰燕認真查看檢查報告、仔細詢問,給出指導性建議;女寶點點(化名)近期臉部及雙腿出現皮疹,張斌一邊安撫孩子,一邊查體;1歲多寶寶感冒了,得知家門口有醫院,一家人帶著孩子來就診,李崢仔細為患兒查體、開藥……
“看北京專家都不排隊,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來就診的家長激動地說道。而同樣的情況,也在河南省兒童醫院東院區發生著。
“王醫生,您以后就在鄭州坐診了嗎?”“是啊,以后再找我,就不用去北京了。”河南寶爸張先生聽見北京特聘專家王煥民的回答,高興地直拍大腿,要知道,他曾帶著兒子到北京找王煥民看病,根本沒機會掛上號,“我還是在人群里瞥見過他一眼。”
除了王煥民,來自北京兒童醫院內分泌遺傳代謝科、血液腫瘤中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泌尿外科等領域的9名知名專家,也開始常駐河南省兒童醫院,分別在該院各個院區坐診。
“北京專家在兒科專業領域都是一號難求的,去北京掛不上號,沒想到在鄭州這么輕松就能約到。”鄭州市民張女士說。
河南率先啟動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創建工作,全省94%的疑難重癥患者實現省內救治
張先生和他的兒子是幸運的。曾經,他們離開家鄉,遠赴北京,卻因各種原因沒掛上王煥民的號,可如今,在家門口,他們卻輕而易舉見到了王煥民,且在鄭州治病的花費,要遠比在北京少很多。
但張先生和他的兒子,又只是萬萬千千河南患者及家庭的一個縮影,因為六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越來越多為外出就醫發愁的河南患者看到了希望和未來,也獲得了不幸中的幸運。
作為河南的重點民生工程,實施六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創建工作,與2016年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及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健康中國”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均有莫大關系。當然,河南優質醫療資源短缺和分布的不均衡,平均每年約有12萬人到省外就醫的現實情況,也讓創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勢在必行。
為補齊短板,近年來,河南在全國率先啟動心血管、兒科等六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創建工作,承接國家優質醫療資源,被國家確定為8個試點省份之一,其中,兒科、心血管兩個醫療中心,還進入全國首批10個項目,走在全國前列。
隨著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加快推進,河南省優質醫療資源布局更加合理,一大批新技術、新業務也先后落地河南。
據河南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創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是實現全省人民健康目標的必要措施,而目前,河南全省已有94%的疑難重癥患者,能夠在省內得到救治。
“四級醫療中心”將成為分級診療的有效抓手,有助于實現患者家門口看病
“從開始創建那一刻起,河南省兒童醫院就走上了‘改革、開放、創新’之路。在國家積極推進,省市積極大力支持之下,河南省兒童醫院抓住了機遇,完成了挑戰。”從開始創建到去年掛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河南省兒童醫院走過了4年時間,其中艱辛只有參與過的人最有體會。
但相較于講付出,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兒童醫院院長周崇臣更喜歡說收獲:4年,前往北京兒童醫院就診的河南患兒門診量減少82635人次、下降63.12%,住院量減少2542人次、下降51.33%,區域患兒外轉率顯著下降。
在周崇臣看來,掛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是河南省兒童醫院走出的關鍵且重要一步,但接下來,河南省兒童醫院肩上的擔子更重,責任也更大了。
“我們將用3到5年時間,建設成區域高水平的兒科臨床診療中心、高層次兒科人才培養基地、高水準的科研創新和轉化平臺,同時,要將河南省兒童醫院的資源下沉到地級市和縣級醫院,實現‘兒童大病不出省’的目標。”周崇臣說。
周崇臣說,《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了構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省醫學中心、省區域醫療中心和縣域醫療中心四級聯動發展格局,而這將成為分級診療的有效抓手,將有助于更多城鄉居民實現“家門口看病,疑難重癥不發愁”的愿望。
統籌實施“十大工程”,“四級醫療中心”讓省市縣三級共同發力
“十四五”期間,河南衛生健康領域會有哪些改變?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闞全程在2021年全省衛生健康工作會議上所作報告,就已給出回答。
他指出,“十四五”期間,河南衛生健康工作要統籌實施“十大工程”。
包括:實施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現代化建設工程,全面提升檢驗檢測、流行病學調查、應急處置等能力;
實施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建設工程,進一步形成平戰結合、高效協作、分級分層的救治網絡;
實施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工程,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
實施城市“四所醫院”提升工程,全部達到三級醫院水平;
實施縣域“三所醫院”提標擴能工程,全部達到二級醫院水平,其中70所達到三級醫院水平;
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綜合服務能力全面達標,300所達到二級醫院水平;
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形成一批全國、全省中醫重點專科;
實施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工程,培養1萬名醫療技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
實施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提升工程,促進醫療機構數字化、智慧化服務和醫療健康數據互聯互通;
實施全民健康促進工程,持續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闞全程提出,在“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河南衛生健康工作要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即要讓省市縣三級醫療機構共同發力,聚焦人才隊伍、學科建設、機制創新等關鍵環節,優化資源配置,強化政策保障,構建分工明確、功能互補、密切協作、上下聯動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形成“四級醫療中心”聯動格局,實現大病不出縣、疑難危重癥不出省。
他表示,下一步,要實施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提速工程,一方面要爭取將腫瘤、中醫、神經、呼吸等專業納入國家發展改革委主導的試點項目,另一方面,也要爭取其他專業納入國家衛生健康委設置規劃。
與此同時,要加強省醫學中心建設,推進省區域醫療中心落地見效,與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協同互補,切實增強省域帶動能力。此外,還要鞏固縣(市)人民醫院提質升級成果,實現縣域醫療中心全覆蓋,形成“四級醫療中心聯動,以醫聯體為貫穿紐帶”的分級診療格局。
編輯 呂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