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熊卓甜 通訊員 郭昊 程帥




2021年3月12日,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張申偉教授團隊成功完成一例頑固心衰患者NOYA射頻心房間分流手術。這是河南省首例NOYA射頻心房間分流手術,同時也是國內第二例。
今年66歲的劉先生,近4年來反復發作胸悶,輕微一活動就胸悶、氣喘,期間多次就診,被診斷為心力衰竭,心功能明顯低下。尤其近半年來,反復多次住院,心臟彩超提示射血分數均明顯低下。
上周,劉先生在夜間再次突發胸悶、氣促,緊急撥打120送至鄭州市七院心內科。經積極糾正急性心衰后,張申偉經詳細評估檢查報告,考慮劉先生急性心衰發作的根本原因,在于長期慢性心臟缺血導致左心房壓力升高的慢性心力衰竭。
雖然患者長期心衰藥物治療,但效果欠佳,仍有頑固性心衰癥狀。“患者生活質量差,最終治療要考慮左室輔助裝置植入或心臟移植,但該兩種治療措施存在費用高、風險大、并發癥發生率高等問題。”因此考慮行射頻心房間分流術,為患者最佳治療方案。
張申偉說,通過心房射頻分流,形成心房間左向右分流,以減輕肺水腫及左心壓力及容量負荷,促進左室功能恢復,達到減輕患者心衰癥狀的目的。
經過充分的多學科會診和術前評估后,患者明確適合進行此項手術。3月12日上午,心內科教授張申偉診療團隊為劉先生施行了射頻心房間分流手術。
術中在經食道超聲聯合DSA精確引導下,測定左右心房壓力差,根據患者體內壓力,確定分流口大小后,張申偉、馮勝東、程帥將射頻心房間分流器準確定位,將房間隔分流孔準確定位通過調節分流口后8毫米后給予射頻電流,180秒后撤出分流器。
食道超聲下證實,分流口與術前預判斷一致,左心房壓力明顯下降,各項指標達到手術預期目的。
專家稱,心力衰竭是多種原因心血管疾病長期發展導致的心臟結構、功能受損。可導致心臟射血功能低下,根據左室射血分數,可分為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和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
“后者發病率、死亡率、再住院率高,藥物治療效果欠佳,最終治療效果難以令人接受,因此對于該類患者,我們迫切需要一種全新的治療方案。”張申偉認為,射頻心房間分流術為HFpEF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案,避免了器械植入,并且可根據患者需求選擇分流大小,使之達到最佳孔徑,有效改善頑固性心力衰竭,臨床癥狀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