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付首鵬 文圖視頻
4月11日下午,“藏在國寶中的舞蹈史”——走進博物館系列講座在洛陽啟動。啟動儀式現(xiàn)場還展演了榮獲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獎榜首舞蹈作品《大河三彩》。

本次系列講座活動由中國舞協(xié)、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文聯(lián)共同主辦,旨在全面展示我國舞蹈中的歷史文化,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到來。
據(jù)了解,洛陽博物館館藏有不少關于舞蹈的文物。此次啟動儀式上展演的舞蹈《大河三彩》,很多造型就是按照洛陽博物館里的文物還原的。該舞蹈借著一群穿越而來的“三彩俑”,呈現(xiàn)了千年前黃河岸邊的生活,將國寶文物搬上了舞臺。同時,通過對歷史文物的“活化”展示,讓更多人看到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瑰寶。

洛陽博物館為此次活動設置了專館,館內(nèi)有多個歷史時期的成套館藏舞蹈文物形態(tài),體現(xiàn)了舞蹈在國寶中的歷史文化。其中的唐三彩女俑,包括立俑、坐俑、樂舞俑等館藏極為豐富。
這也是中國舞協(xié)選取洛陽博物館作為走進博物館系列講座首站暨啟動儀式的選址依據(jù)。

啟動儀式結束后,中國舞協(xié)主席馮雙白和三位舞蹈專家學者,同河南舞蹈編導及舞蹈理論評論工作者還一起舉行了題為《古典舞:現(xiàn)代世界的多重建構》的座談會。

座談會上,馮雙白結合舞蹈《大河三彩》談到新時代中國古典舞的新氣象所蘊含的豐富哲學意義及民族精神。
兩個小時的座談,四位專家者從歷時上分析古典舞在現(xiàn)實世界的多重建構,為參加座談的河南舞蹈工作者提供兼具知識性、趣味性、系統(tǒng)性的文博知識學習新體驗,為探尋國寶中的舞蹈歷史文化做有益探索。
據(jù)了解,“藏在國寶中的舞蹈史”——走進博物館系列講座啟動儀式放在洛陽舉辦,是對河南舞蹈繁榮發(fā)展的肯定和激勵,更是為河南舞蹈人提供了一次極好的學習交流提高的機會。接下來,走進博物館系列講座活動將走進陜西、上海、青海等省博物館開啟舞蹈跨越千年的博物館時空之旅,以此譜寫當代舞蹈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新篇章。(編輯 呂瑞天 吉倩倩)
4月11日下午,“藏在國寶中的舞蹈史”——走進博物館系列講座在洛陽啟動。啟動儀式現(xiàn)場還展演了榮獲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獎榜首舞蹈作品《大河三彩》。
本次系列講座活動由中國舞協(xié)、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文聯(lián)共同主辦,旨在全面展示我國舞蹈中的歷史文化,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到來。
據(jù)了解,洛陽博物館館藏有不少關于舞蹈的文物。此次啟動儀式上展演的舞蹈《大河三彩》,很多造型就是按照洛陽博物館里的文物還原的。該舞蹈借著一群穿越而來的“三彩俑”,呈現(xiàn)了千年前黃河岸邊的生活,將國寶文物搬上了舞臺。同時,通過對歷史文物的“活化”展示,讓更多人看到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瑰寶。
洛陽博物館為此次活動設置了專館,館內(nèi)有多個歷史時期的成套館藏舞蹈文物形態(tài),體現(xiàn)了舞蹈在國寶中的歷史文化。其中的唐三彩女俑,包括立俑、坐俑、樂舞俑等館藏極為豐富。
這也是中國舞協(xié)選取洛陽博物館作為走進博物館系列講座首站暨啟動儀式的選址依據(jù)。
啟動儀式結束后,中國舞協(xié)主席馮雙白和三位舞蹈專家學者,同河南舞蹈編導及舞蹈理論評論工作者還一起舉行了題為《古典舞:現(xiàn)代世界的多重建構》的座談會。
座談會上,馮雙白結合舞蹈《大河三彩》談到新時代中國古典舞的新氣象所蘊含的豐富哲學意義及民族精神。
兩個小時的座談,四位專家者從歷時上分析古典舞在現(xiàn)實世界的多重建構,為參加座談的河南舞蹈工作者提供兼具知識性、趣味性、系統(tǒng)性的文博知識學習新體驗,為探尋國寶中的舞蹈歷史文化做有益探索。
據(jù)了解,“藏在國寶中的舞蹈史”——走進博物館系列講座啟動儀式放在洛陽舉辦,是對河南舞蹈繁榮發(fā)展的肯定和激勵,更是為河南舞蹈人提供了一次極好的學習交流提高的機會。接下來,走進博物館系列講座活動將走進陜西、上海、青海等省博物館開啟舞蹈跨越千年的博物館時空之旅,以此譜寫當代舞蹈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新篇章。(編輯 呂瑞天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