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驕陽似火。河南省寶豐縣李莊鄉尚王村的田野上麥浪滾滾,一臺臺收割機正歡快地在麥田間穿梭,收獲著豐收的喜悅。不遠處,雜亂的秸稈經過打捆機“口中”,“吐出”方方正正的秸稈包,被整車裝運到集中堆放點存放。
“可要看好咱們的‘金字塔’,最近天干風大要注意防火。”李莊鄉紀委書記吉亞飛望著十幾米高、堆放整齊的秸稈,一遍遍囑咐看管人員注意事項。
“以前扔地里沒人要,現在麥秸稈也成寶了,收完了自家的麥,俺天天都開著車在村里轉,把各家打捆好的秸稈運到集中存放點,一畝地能運個一二十捆,每運一捆秸稈,存放點的人給我一塊錢,麥收到現在才幾天,我已經掙了四五百塊啦!”李莊鄉尚王村村民張義增抹了一把汗,喜滋滋地說。
尚王村集中存放點負責人閆斌斌給河南商報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他已經存放秸稈兩萬余捆約200噸,以每噸500元左右的價格出售給周邊養牛場,除去付給運輸農民的工錢,麥收下來僅秸稈打捆訂單銷售一項,也能凈掙5萬多元。
同時,為更好保障夏季秸稈禁燒安全,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李莊鄉人大聯合鄉紀委,組織各村人大代表和監委成員,組成秸稈綜合利用義務巡邏隊,對全鄉27處禁燒值班點、60余處秸稈集中堆放點和收割機、打捆機的運轉情況開展不間斷巡查,督導各村對散落田間路邊的秸稈及時清除離田,快速開展收運工作,保障收割一塊、清運一塊、打捆一塊,既從源頭消滅秸稈焚燒隱患,又讓群眾多了一份收入。
截至目前,在李莊鄉黨委、政府的周密組織、廣泛宣傳下,全鄉2.1萬余畝麥地已完成1萬余畝機收和秸稈打捆作業,累計投入打捆機120余臺,預計打捆秸稈萬余噸。收割機秸稈粉碎還田、機械打捆等有效綜合利用率達98%以上。
(編輯 呂瑞天 實習生 王夢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