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登記企業1388戶,稅收超億元企業3家、超千萬元企業20家,龍成集團連續10年保持全國民企500強,西保集團等4家企業進入全省民企100強,仲景食品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為全省首家創業板注冊制上市公司……”2020年南陽西峽經濟發展的“成績單”令人振奮。
長期以來,西峽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作為檢驗政治擔當、踐行“兩個維護”的重要標尺,以黨建聚合力、以服務促發展、以監督促健康,把民營經濟“兩個健康”這棵“梧桐樹”栽好,為縣域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黨建引領,凝聚發展合力
“要牢固樹立‘人人皆為環境’的理念,把促進民營經濟‘兩個健康’作為主動作為、奮發有為的政治擔當,作為刀刃向內、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工程來實施。”西峽縣委書記周華鋒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發言擲地有聲。
一周下一次企業、一周做一次調研、一周有一次反饋是2021年該縣領導班子的工作常態。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該縣先后成立優化營商環境、“一聯三幫”、創先爭優、民營企業訴求響應、民營企業家素質提升和黨建引領6個專班,以242個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為功能單元,實行企業服務官面對面溝通和線上“3+3”訴求響應等聯動機制,為企業建立“三對一”精準服務,全面落實減稅降費、社保費減免、降低電價等政策措施,設立“民營企業直通車”、營商環境熱線、政府服務熱線等溝通橋梁,促進土地、資金、人才等生產要素向市場主體聚集,最大限度解決企業生產經營的各種難題,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服務企業的發展優勢。
服務至上,培育發展沃土
“現在的審批效率真高!原來需要跑好幾次腿才能辦好的業務,沒想到幾分鐘都辦妥了!”來到行政審批大廳辦理業務的西峽縣洋艷菌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經理呂文贊不絕口。
今年以來,該縣堅持刀刃向內、自我革命,在辦事流程、辦理時限、在線監督等方面全面提升,全面清理重復、變相和違規審批,推動政務服務數字化轉型,101 項政務事項實現“一證通辦”,民生服務事項實現掌上辦、隨身辦,實現了“一網通”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網上可辦事項、“一網通辦”事項實現率均為100%,202個稅費事項實現網上辦理和高效辦理,全縣138個審批項目全部進駐中心集成服務。同時聚焦民營企業集資難、融資貴問題,設立企業應急轉貸資金池5030萬元,為企業爭取政策資金2.5億元,減免稅費2.3億元,提供信貸支持55.18億元,為173家企業發放低息貸款8.61億元,為28家企業辦理延期付息貸款7.79億元,全縣余額存貸比55.88%,位居南陽市第一。
強化監督,營造“親清”政商關系
“要實現真正貼近服務企業,既要杜絕‘親’而不‘清’,更要防止‘清’而不‘為’,學會與企業真誠坦蕩的打交道。”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葛建峰說。
該縣緊盯承擔服務企業發展任務的單位部門和相關公職人員,從工作作風、市場環境、政務服務、監管執法、政商關系等5個方面入手,開展專項督查12次,督促整改問題26項,查辦損害影響環境問題線索7個,黨政紀處分9人,組織處理1人,通報典型案例10起,下發監察建議書23項,有力打擊了侵害民營企業權益的各類違法行為,推動以案促改,強化震懾效應。
“我們將持續深化提升民營經濟‘兩個健康’建設,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務環境、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誠實守信的信用環境,讓‘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各司其職、相得益彰,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不竭動力。”西峽縣委書記周華鋒如是說。
編輯:張恒 劉夢鴿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