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誰的?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
在鄭州市管城區南曹小學校長孫百靈眼里,學校是老師們的、是學生們的,也是家長們的。
立足本土化教育的根基,孫百靈作為校長,強化了家長、學生、老師“三個隊伍”的建設,讓南曹小學在特色發展的道路上凝心聚氣、一往無前,造就了南曹小學“富有生命力的綠色教育”的特質。
家校溝通 ,打造“家長隊伍”
回憶起2018年剛來到南曹小學的場景,孫百靈如今依然記憶猶新。
“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比較散漫,沒有比較強的校園文化。”孫百靈說,“尤其是家校溝通方面,對于學校的管理教學起到的幫助十分小。”
在她看來,家庭本就是孩子們的“第一課堂”。“學校能提供專業化的教學,但家庭的教育仍是學生們成長中必不可缺的。”
她決心,把家長納入學校建設的隊伍中來。
懷揣著這樣的理念,2019年1月22日,在孫百靈就任校長的第一個期末,一場別樣的家長會召開了。
這場家長會上,家長們看到了南曹小學家校的溝通橋梁——校報《百草苑》,聽到孫百靈在廣播中向一學期以來老師家長們的付出表示感謝,更有一部分家長在家長會上被表彰為“優秀家長”。
不少獲得表彰的家長都笑著說:“都多少年沒得到過學校的表彰了。”
這些優秀家長,在平時的家校溝通、參與學校活動中表現積極,因而獲得了南曹小學隆重的表彰。
而這,也成了南曹小學“家長隊伍”蓬勃的起點。
勞動教育,強化“學生隊伍”
南曹小學是一所典型的農村學校,鄉土資源是其特色,更是優勢。
為著促成學生的全面發展,達到五育教育的目標,南曹小學依托著特色鄉土資源,開發出了具有“南曹特色”的一整套勞動教育體系。
孫百靈介紹,這套勞動課程體系名為“樂享耕讀”,包含“五行動”核心課程群和“四美好”延展課程群,在此基礎上生成了“百草共生式”動態評價體系,在全面提升學生勞動素養、引領學校特色發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帶動區域勞動教育探索創新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除此之外,南曹小學還聘請了三位南曹村的種田能手作為技術指導,并發動家長們共同參與,為孩子們的勞動教育建立起一套全覆蓋、專業化、長期性的保障機制。
在“耕樂園”中,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融合運用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美術等多種學科知識,記錄下在“耕樂園”的勞作和歡樂;
在暑假“勞動工具大尋訪”作業中,孩子們親自尋找搜集各式各樣的勞動工具。
如今,240件孩子們收集的勞動工具,搬進了學校展覽館中,繼續為孩子們注入勞動精神;
在“百草兌兌吧”活動中,孩子們把平時參與勞動攢下來的入積分當做貨幣,去購買和兌換自己喜歡的學習生活用品,學生可以用積分兌換自己喜歡的物品,更有定期評選的“勞動小能手”“勞動小模范”“勞動小標兵”等榮譽;
在家里,“小鬼當家”已經成為家庭勞動教育的常態,孩子們幫助父母做家務,或是在不同的勞動崗位上去體驗不同的勞動經歷,從而幫助孩子們理解父母的辛苦,進一步豐富學校勞動教育的內涵……
南曹小學的孩子們,和這片土地的情感越來越深,成長也越來越迅速。
耕耘不輟,提升“師資隊伍”
航行的方向,需要船長;但若想要揚帆破浪,更需要全船人的齊心協力。
這一點,孫百靈深以為然。
2018年至今,南曹小學經歷了教學理念的更新,也迎來了一場又一場發自內部的課程革新。
在全區乃至全市取得勞動教育卓越成就的背后,是默默付出的老師們。
一場勞動教育,需要老師們前期做好策劃,準備多個應急備案;活動中要全面細致地引導,并把學科教學、素養教學融合到勞動教學中;結束后,又需要對整個流程復盤分析,梳理遺漏。
“耕樂園”記錄了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成長,也沉淀著老師們汗滴入土的奉獻。
“我們的老師是最可愛的。”孫百靈說,“在發展南曹小學上,全體教職工是心在一起、干在一起。”
她看到,老教師們在參加課程改革、參加比賽、提升自我上比年輕教師還要積極,而年輕教師又在青春、活力和動力上幫助者老教師們。
“老帶新,新促老,一起前進。”這是孫百靈心中南曹小學向“百草園”發展的底氣所在。
借助勞動教育課程體系的開展,南曹小學的老師們經歷了一次次淬煉,不僅在業務上屢次拿下市、區各項比賽的好名次,更在南曹小學的勞動教育中發光發熱,推進勞動教育向深處、向實處持續發展。(編輯:劉夢鴿 吉倩倩 張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