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孫超 文/圖
提升法院智慧化服務水平,讓群眾充分感受“指尖訴訟”的便利;開展“公益訴訟助力鄉村振興”專項活動,緊盯鄉村人居生活環境、鄉村醫療藥品安全、“菜籃子”安全……6月17日,平頂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發布23項“我為群眾辦實事”愛民實踐服務承諾事項。

據平頂山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張全營介紹,該市政法系統在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中,立足政法機關職能,深入開展了“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全市政法部門緊密結合政法工作實際,進一步深化政法機關“放管服”改革,制定政法各系統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舉措,推出了一批便民利民措施,積極回應群眾對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權益保障等方面的關心關切,不斷提高政法機關服務群眾水平,讓群眾切身感受到政法隊伍的新變化新面貌,人民群眾對政法工作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為持續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平頂山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在全省政法系統發布的40項愛民實踐服務承諾事項基礎上,突出平頂山政法特色,圍繞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反映強烈的頑瘴痼疾,又推出了23項“我為群眾辦實事”重要舉措。新聞發布上,該市政法部門相關負責人向社會公開公布了這些為民舉措,并作出鄭重承諾。
“市委政法委將會同市政法單位,強化組織領導,加強跟蹤指導,壓緊壓實責任,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扎實的作風,把承諾事項做得更實、做得更細、做得更好,真正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政法機關親民、愛民、便民、惠民的務實作風,樹立平頂山政法機關和政法隊伍的良好形象!”張全營表示。
附:平頂山市政法系統23項愛民實踐服務承諾
平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一)提升法院智慧化服務水平,讓人民群眾充分感受“指尖訴訟”的便利。設立檔案自助查詢機,推出“掃碼付”在線繳納執行款、訴訟費等便民措施。加大網上立案、網上繳費、律師服務、集中送達、網上閱卷等訴訟服務平臺推廣力度,協同推進網上證據交換、庭審、聽證、調解等訴訟服務,進一步拓展規范服務流程,方便群眾。對在外不便返平到院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引導其通過微信、移動微法院等“云端”平臺提交證據、發表質證意見等,解決群眾訴訟不便問題。

(二)強化訴源治理,為群眾化解矛盾糾紛提供更多更便捷渠道。在訴訟服務中心建立訴前調解室,完善訴前調解和調裁對接工作制度。加強在線調解,對適宜調解的案件積極引導當事人選擇在線調解。做好訴前調解與司法程序的銜接,及時完成司法確認或審核立案,提升訴前調解的實效性,促進矛盾糾紛就地化解。加強“道交一體化”工作力度,積極協調公安、司法等單位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促進相關案件快速辦結,實現“網上數據多跑路,人民群眾少跑腿”。
(三)深入開展為企業服務活動,全力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建立服務企業微信群,安排專人解答企業的法律問題。深入開展“走訪千家企業”活動,強化企業法律風險防范宣傳引導,幫助企業規避法律風險,服務企業做大做強。
(四)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常態化,鞏固深化掃黑除惡斗爭成果。堅持依法從重從快推進涉黑惡案件的審理,強化審執銜接,加大“黑財見底”工作力度。強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知識的宣傳,提高全民參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意識,鞏固深化掃黑除惡斗爭成果。
(五)推行“一次有效執行”工作模式,提高執行工作效率。強力推進小標的執行案件“一次有效執行”工作機制,提高執行工作效率。公布兩級法院執行局(庭)長聯系方式,暢通群眾問題反饋渠道。組織開展“百日雷霆”執行攻堅專項活動,推進執行積案化解。
(六)暢通接受監督渠道,推進干部隊伍紀律作風持續優化。設立舉報信箱、舉報電話、網絡舉報郵箱等,拓寬群眾舉報渠道,建立完善舉報受理機制。安排監察人員每周一次定期接訪,認真聽取受理群眾反映的問題。
(七)加強以案說法,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廣泛開展邀請群眾旁聽案件庭審活動,在抖音官方公眾號開設“平頂山法院普法系列小短劇”,強化民法典的宣傳。在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典型案例,公布涉及民生權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案例,以案說法,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
(八)積極開展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以困難群眾、孤寡老人、困境兒童等弱勢群體為重點幫扶對象,為駐村扶貧點和困難群眾解決現實困難。開展“保護環境資源知識法治宣傳”活動,以植樹造林、節能環保、環境保護等為重點,深入開展關愛自然志愿服務活動。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指導高校學生開展模擬法庭,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識。
平頂山市人民檢察院
(一)增加司法透明度,實現案件第一時間告知當事人。市檢察院案管辦、各業務部門、各基層檢察院相互銜接,加強協調溝通,增加司法透明度,對受理的案件實現第一時間告知當事人、律師、代理人,解決好群眾關注的案件到檢察環節不知道承辦人,不了解基本案情,不清楚訴訟時間問題。

(二)熱情接待來訪群眾,妥善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接待來訪群眾認真負責、耐心謙恭、做好筆錄。做到以禮待人、平易近人、熱情助人。嚴禁輕視怠慢、推諉訓斥、諷刺挖苦。接訪人、承辦人及時銜接到位,共同接待好來訪群眾,妥善處理群眾合理訴求。嚴格落實檢察長接待日制度,認真傾聽群眾訴求,做好釋法說理工作。
(三)認真落實審查案件聽證工作規定,促進司法公開公正。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人民檢察院以聽證方式審查案件工作,各業務部門對正在辦理的案件,在辦理的各個環節,要及時告知當事人,適時組織聽證會,切實促進司法公開,保障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落實普法責任,促進矛盾化解,實現群眾滿意。
(四)持續開展法律宣傳“五進”活動。持續開展法律“進企業、進農村、進學校、進社區、進軍營”活動,各業務部門法治宣傳“五進”工作要做到常態化。市院四部、九部要積極與金融、學校等有關單位相結合,深入有關單位宣傳法律,預防犯罪。
(五)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保護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建立涉民營企業案件審慎辦理機制,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堅持“少捕慎訴少監禁”司法理念,做到慎捕慎訴。大力開展涉民營企業刑事“掛案”清理、檢察長接待涉非公經濟案件信訪人、涉民營企業羈押必要性審查“三大專項行動”,運用河南民營企業訴求響應智慧平臺,全方位暢通民營企業訴求反映渠道。在服務民營企業上,保證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為民營企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六)搭建公益訴訟群眾舉報平臺,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積極構建與行政機關信息共享機制,搭建公益訴訟群眾舉報平臺,發動群眾提供公益訴訟線索,積極開展公益訴訟工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平頂山市公安局
(一)全市公安機關戶籍室地址“一鍵指引”。協調百度地圖、高德地圖標注全市136個戶籍室、10個戶籍業務辦理大廳位置,同步更新地理位置變動的戶籍辦理點。群眾只需登錄百度地圖或高德地圖進行搜索,便能迅速鎖定準確位置,“一鍵指引”方便群眾就近辦理。

(二)推出國家移民管理機構12367服務平臺。開通運行12367服務平臺,分類受理中外人員移民管理相關政策咨詢、意見建議等服務訴求,提供中英雙語、“7×24”小時全天候人工服務,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精細的移民管理政務服務,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推行貨車入市通行證電子化辦理。本著“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原則,全面推行貨車入市通行證電子化,引導需要入市且符合條件的貨運車輛駕駛人通過手機登錄“河南交警”官方微信平臺申請入市電子通行證,提升辦事效率,節約貨車駕駛人時間。
(四)推行車駕管業務延時服務。全市公安交管車駕管業務窗口實行彈性下班,當天手續不辦完不下班,直至辦理完當天所有手續,決不讓手續齊全群眾再跑第二趟。
(五)重拳打擊“非法中介”。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車管所設立舉報箱、開通監督舉報投訴電子郵箱cheguansuo2021@126.com和監督舉報投訴電話0375-3228600、3228618,接受群眾監督;與屬地公安分局聯合,采取警力巡邏、視頻巡查等方式,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平頂山市司法局
(一)著力打造全時段12348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在做好工作時段群眾來電咨詢的同時,組織專業人員對工作時段外的群眾留言咨詢進行電話回訪,實現“7×24”小時的法律服務,切實滿足群眾的法律需求。加大值班律師熱線服務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值班律師服務群眾的業務水平。

(二)持續深化民營企業公益法治體檢活動。組織百名律師聯系百家民營企業,幫助查找生產經營管理中的漏洞和風險點,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風險。定期開展法律咨詢、舉辦法治講座,定期推送法律常識、典型案例等信息,主動回應民營企業法治需求,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促進民營企業依法決策、依法經營、依法管理、依法維權,努力為民營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三)暢通農民工法律援助 “綠色通道”。全力做好農民工欠薪維權法律援助工作,努力擴大農民工討薪法律援助覆蓋面,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法律援助案件做到當天接待、當天受理、當天審查、當天指派經驗豐富的優秀律師承辦,實現零距離溝通、零時間等待,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四)大力開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宣傳活動。以民法典頒布日宣傳為契機,將民法典宣傳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相結合,積極搭建群眾便于參與、樂于參與的平臺載體,堅持“熱”在基層,“熱”在群眾,讓民法典融入群眾生活,走進群眾心里,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培育全社會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編輯 呂瑞天)
提升法院智慧化服務水平,讓群眾充分感受“指尖訴訟”的便利;開展“公益訴訟助力鄉村振興”專項活動,緊盯鄉村人居生活環境、鄉村醫療藥品安全、“菜籃子”安全……6月17日,平頂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發布23項“我為群眾辦實事”愛民實踐服務承諾事項。

據平頂山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張全營介紹,該市政法系統在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中,立足政法機關職能,深入開展了“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全市政法部門緊密結合政法工作實際,進一步深化政法機關“放管服”改革,制定政法各系統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舉措,推出了一批便民利民措施,積極回應群眾對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權益保障等方面的關心關切,不斷提高政法機關服務群眾水平,讓群眾切身感受到政法隊伍的新變化新面貌,人民群眾對政法工作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為持續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平頂山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在全省政法系統發布的40項愛民實踐服務承諾事項基礎上,突出平頂山政法特色,圍繞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反映強烈的頑瘴痼疾,又推出了23項“我為群眾辦實事”重要舉措。新聞發布上,該市政法部門相關負責人向社會公開公布了這些為民舉措,并作出鄭重承諾。
“市委政法委將會同市政法單位,強化組織領導,加強跟蹤指導,壓緊壓實責任,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扎實的作風,把承諾事項做得更實、做得更細、做得更好,真正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政法機關親民、愛民、便民、惠民的務實作風,樹立平頂山政法機關和政法隊伍的良好形象!”張全營表示。
附:平頂山市政法系統23項愛民實踐服務承諾
平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一)提升法院智慧化服務水平,讓人民群眾充分感受“指尖訴訟”的便利。設立檔案自助查詢機,推出“掃碼付”在線繳納執行款、訴訟費等便民措施。加大網上立案、網上繳費、律師服務、集中送達、網上閱卷等訴訟服務平臺推廣力度,協同推進網上證據交換、庭審、聽證、調解等訴訟服務,進一步拓展規范服務流程,方便群眾。對在外不便返平到院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引導其通過微信、移動微法院等“云端”平臺提交證據、發表質證意見等,解決群眾訴訟不便問題。

(二)強化訴源治理,為群眾化解矛盾糾紛提供更多更便捷渠道。在訴訟服務中心建立訴前調解室,完善訴前調解和調裁對接工作制度。加強在線調解,對適宜調解的案件積極引導當事人選擇在線調解。做好訴前調解與司法程序的銜接,及時完成司法確認或審核立案,提升訴前調解的實效性,促進矛盾糾紛就地化解。加強“道交一體化”工作力度,積極協調公安、司法等單位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促進相關案件快速辦結,實現“網上數據多跑路,人民群眾少跑腿”。
(三)深入開展為企業服務活動,全力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建立服務企業微信群,安排專人解答企業的法律問題。深入開展“走訪千家企業”活動,強化企業法律風險防范宣傳引導,幫助企業規避法律風險,服務企業做大做強。
(四)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常態化,鞏固深化掃黑除惡斗爭成果。堅持依法從重從快推進涉黑惡案件的審理,強化審執銜接,加大“黑財見底”工作力度。強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知識的宣傳,提高全民參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意識,鞏固深化掃黑除惡斗爭成果。
(五)推行“一次有效執行”工作模式,提高執行工作效率。強力推進小標的執行案件“一次有效執行”工作機制,提高執行工作效率。公布兩級法院執行局(庭)長聯系方式,暢通群眾問題反饋渠道。組織開展“百日雷霆”執行攻堅專項活動,推進執行積案化解。
(六)暢通接受監督渠道,推進干部隊伍紀律作風持續優化。設立舉報信箱、舉報電話、網絡舉報郵箱等,拓寬群眾舉報渠道,建立完善舉報受理機制。安排監察人員每周一次定期接訪,認真聽取受理群眾反映的問題。
(七)加強以案說法,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廣泛開展邀請群眾旁聽案件庭審活動,在抖音官方公眾號開設“平頂山法院普法系列小短劇”,強化民法典的宣傳。在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典型案例,公布涉及民生權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案例,以案說法,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
(八)積極開展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以困難群眾、孤寡老人、困境兒童等弱勢群體為重點幫扶對象,為駐村扶貧點和困難群眾解決現實困難。開展“保護環境資源知識法治宣傳”活動,以植樹造林、節能環保、環境保護等為重點,深入開展關愛自然志愿服務活動。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指導高校學生開展模擬法庭,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識。
平頂山市人民檢察院
(一)增加司法透明度,實現案件第一時間告知當事人。市檢察院案管辦、各業務部門、各基層檢察院相互銜接,加強協調溝通,增加司法透明度,對受理的案件實現第一時間告知當事人、律師、代理人,解決好群眾關注的案件到檢察環節不知道承辦人,不了解基本案情,不清楚訴訟時間問題。

(二)熱情接待來訪群眾,妥善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接待來訪群眾認真負責、耐心謙恭、做好筆錄。做到以禮待人、平易近人、熱情助人。嚴禁輕視怠慢、推諉訓斥、諷刺挖苦。接訪人、承辦人及時銜接到位,共同接待好來訪群眾,妥善處理群眾合理訴求。嚴格落實檢察長接待日制度,認真傾聽群眾訴求,做好釋法說理工作。
(三)認真落實審查案件聽證工作規定,促進司法公開公正。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人民檢察院以聽證方式審查案件工作,各業務部門對正在辦理的案件,在辦理的各個環節,要及時告知當事人,適時組織聽證會,切實促進司法公開,保障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落實普法責任,促進矛盾化解,實現群眾滿意。
(四)持續開展法律宣傳“五進”活動。持續開展法律“進企業、進農村、進學校、進社區、進軍營”活動,各業務部門法治宣傳“五進”工作要做到常態化。市院四部、九部要積極與金融、學校等有關單位相結合,深入有關單位宣傳法律,預防犯罪。
(五)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保護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建立涉民營企業案件審慎辦理機制,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堅持“少捕慎訴少監禁”司法理念,做到慎捕慎訴。大力開展涉民營企業刑事“掛案”清理、檢察長接待涉非公經濟案件信訪人、涉民營企業羈押必要性審查“三大專項行動”,運用河南民營企業訴求響應智慧平臺,全方位暢通民營企業訴求反映渠道。在服務民營企業上,保證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為民營企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六)搭建公益訴訟群眾舉報平臺,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積極構建與行政機關信息共享機制,搭建公益訴訟群眾舉報平臺,發動群眾提供公益訴訟線索,積極開展公益訴訟工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平頂山市公安局
(一)全市公安機關戶籍室地址“一鍵指引”。協調百度地圖、高德地圖標注全市136個戶籍室、10個戶籍業務辦理大廳位置,同步更新地理位置變動的戶籍辦理點。群眾只需登錄百度地圖或高德地圖進行搜索,便能迅速鎖定準確位置,“一鍵指引”方便群眾就近辦理。

(二)推出國家移民管理機構12367服務平臺。開通運行12367服務平臺,分類受理中外人員移民管理相關政策咨詢、意見建議等服務訴求,提供中英雙語、“7×24”小時全天候人工服務,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精細的移民管理政務服務,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推行貨車入市通行證電子化辦理。本著“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原則,全面推行貨車入市通行證電子化,引導需要入市且符合條件的貨運車輛駕駛人通過手機登錄“河南交警”官方微信平臺申請入市電子通行證,提升辦事效率,節約貨車駕駛人時間。
(四)推行車駕管業務延時服務。全市公安交管車駕管業務窗口實行彈性下班,當天手續不辦完不下班,直至辦理完當天所有手續,決不讓手續齊全群眾再跑第二趟。
(五)重拳打擊“非法中介”。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車管所設立舉報箱、開通監督舉報投訴電子郵箱cheguansuo2021@126.com和監督舉報投訴電話0375-3228600、3228618,接受群眾監督;與屬地公安分局聯合,采取警力巡邏、視頻巡查等方式,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平頂山市司法局
(一)著力打造全時段12348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在做好工作時段群眾來電咨詢的同時,組織專業人員對工作時段外的群眾留言咨詢進行電話回訪,實現“7×24”小時的法律服務,切實滿足群眾的法律需求。加大值班律師熱線服務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值班律師服務群眾的業務水平。

(二)持續深化民營企業公益法治體檢活動。組織百名律師聯系百家民營企業,幫助查找生產經營管理中的漏洞和風險點,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風險。定期開展法律咨詢、舉辦法治講座,定期推送法律常識、典型案例等信息,主動回應民營企業法治需求,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促進民營企業依法決策、依法經營、依法管理、依法維權,努力為民營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三)暢通農民工法律援助 “綠色通道”。全力做好農民工欠薪維權法律援助工作,努力擴大農民工討薪法律援助覆蓋面,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法律援助案件做到當天接待、當天受理、當天審查、當天指派經驗豐富的優秀律師承辦,實現零距離溝通、零時間等待,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四)大力開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宣傳活動。以民法典頒布日宣傳為契機,將民法典宣傳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相結合,積極搭建群眾便于參與、樂于參與的平臺載體,堅持“熱”在基層,“熱”在群眾,讓民法典融入群眾生活,走進群眾心里,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培育全社會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編輯 呂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