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張治中 通訊員 廖濤
艾草被譽為“草中鉆石”,具有較高的醫用價值。在傳統文化中意義重大,中醫還用燃燒的艾絨炙烤穴位治病。艾草作為中國端午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日漸展現出其獨具特色的魅力。
(圖為艾產品生產加工車間)
作為宛艾的主產地,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地理條件優越,生態環境良好,艾草及艾灸應用歷史悠久。近年來,南召縣著眼傳承和創新艾草文化,大力推動艾草產業發展,堅持走規模化、市場化、品牌化發展路子,組建艾草產業發展專班,成立艾草產業協會、艾草產業聯合黨支部,先后舉辦了“冰臺取火”源點地揭牌儀式、首屆“健康中國?艾火傳遞萬里行”、“艾灸進萬家”、全民艾灸體驗等活動,艾草產業已經成為南召最具特色的朝陽產業和最有活力的富民產業。截至目前,南召縣艾草種植面積3600余畝,野生艾草面積5萬余畝,年總產量達6萬余噸。3000余人從事艾草種植、加工和銷售,帶動貧困人口1100余人增收。南召縣艾草加工企業8家,開辦艾灸健康養生館18家,艾草加工企業年生產規模2萬噸,年實現產值1.8億元,研發生產艾條艾絨、布藝家紡、艾草食品、艾草日用洗化、艾灸器具等六大類120余種產品,產品銷往山東、湖南、廣東、北京等10多個省市。
(圖為南召縣石門鄉艾葉種植基地)
接下來,南召縣將圍繞打造“艾草文化之鄉”“艾灸之鄉”,加快艾草產業園建設步伐,打造艾草文化博覽中心、倉儲物流分揀中心、艾制品洗滌技術研發中心、艾灸技術和艾制品營銷培訓中心,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叫響南召艾草品牌,讓更多的群眾富在艾草產業鏈上。(編輯: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