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果園占地300多畝,種有蟠桃、大櫻桃、石榴等,90畝蟠桃這幾天已經陸續成熟,咱這可是富硒水果,訂購的電話早就打個不停,來采摘的游客絡繹不絕,蟠桃零售價16元/公斤,批發價10元/公斤,每畝地大概產2000到3000斤,這批桃能賣100多萬元。”7月23日,在平頂山市郟縣白廟鄉石雞山上的睿合果園內,負責人吳新召說。
吳新召所經營的果園位于白廟鄉大郭莊村石雞山上,距離郟縣縣城3公里,白廟鄉境內石雞山風景秀麗,運河水橫貫而過,一直是縣城群眾假期游玩的好去處,被美譽為郟縣“后花園”。
“以前山上可以說是‘一無所有’,沒有這個森林公園和配套基礎設施,也沒有這2000多畝果園,只有遍地紅石、荒草,還有一些靠天收的貧瘠莊稼地。”石雞山所在的大郭莊村黨支部書記林向輝說。
2018年,郟縣確立“生態立縣”發展戰略,決定把石雞山這個荒山改造成郟縣“后花園”,通過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喬灌結合的方式,恢復和改善被破壞的植被、地形地貌。如今,這座改造后占地8萬平方公里,47萬多株樹木的“眼明泉3A級森林公園”已經成為郟縣人民每日打卡的“后花園”。
基于大郭莊村素有種植桃樹的傳統,2014年,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對大郭莊村石雞山上的土地進行統一流轉,對灌溉和用電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農戶通過土地入股,采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現已建成由荷雨果園、睿合果園、森茂果木、金果園等合作社組成的占地2600余畝的千畝果園示范基地,該基地年經營總額達1800余萬元,年為群眾發放用工報酬近200萬元,帶動脫貧戶及周邊群眾就業近3萬余人次,郟縣美麗的“后花園”已經結滿群眾奔小康的“致富果”。
站在石雞山山頂,雨后天晴的眼明泉森林公園景區綠意盎然,風力發電機在夕陽余暉下歡樂的轉圈,條條寬敞的柏油路上遍布游玩的群眾,集中連片的果園里大櫻桃、桃、杏、葡萄、石榴、小香梨、冬棗等20余種瓜果四季飄香,引得游客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