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4時10分,隨著洛陽汝陽10千伏三湖線紅軍分支送電成功,洛陽市縣所有因暴雨洪災而受損停電的線路全部恢復供電。
洪水災情發生后,國網洛陽供電公司積極部署,廣大電力員工迎難而上,全力保障了汛期洛陽電網運行安全。
發布預警 提前做好各項準備
暴雨來臨前,國網洛陽供電公司連續發布暴雨、強對流預警通知。調控中心實時跟蹤氣象預警,加強對重點變電站的視頻監控,提前編制專項防汛事故預案,細化事故處置策略,全面落實防汛職責。
同時,營銷專業執行“雙值班”制度,洛陽市、縣供電服務指揮中心全面啟動“1+9”滿員備班模式,24小時響應客戶用電訴求。運檢隊伍強化值守,洛陽市共設置應急搶修站點 139 個,安排搶修隊伍 158 支、搶修人員 902 人,搶修車輛 176 臺、摩托車(電動車)357輛,發電車 10 輛、發電機 107 臺,24 小時隨時待命。
應急響應 全力做好供電保障
7月20日,特大暴雨侵襲河南,國網洛陽供電公司召開緊急防汛電視電話會議,立即啟動防汛I級應急響應,成立防汛應急指揮部,并組織輸變配各專業對受災區域開展災后線路設備隱患排查。
結合前期排查的防汛隱患點,重點對44座易遭水淹的變電站、33基易遭沖刷、存在滑坡風險的輸電桿塔、143座位于地下的開關站、配電室以及電纜溝道進行再排查,及時封堵漏洞、化解風險。
同時,加強客戶隱患排查及安全復電優質服務,及時發布停電及現場搶修進度信息,針對性開展應急供電服務。
攻堅克難 高效完成搶修復電
國網洛陽供電公司建立迎峰度夏和防汛“大值班”體系,滾動研判區縣汛情,編審防汛日報向洛陽市委市政府匯報搶修進度。全面完成37個雨污水泵站、54個大中型水庫、48個防汛重點用戶,以及7個黨政機關、7個醫院、610個老舊小區等關鍵用戶地下配電室用電檢查和技術指導,協助恢復供電復產。
堅持“水進人退電停,水退人進電通”搶修原則,統籌調配洛陽市縣防汛搶修隊伍,對受災較重的該市偃師山化鎮、汝陽劉店鎮、三屯鎮集中攻堅開展搶修復電,向伊河灘攔水壩爆破分洪任務支援應急車輛和搶險裝備,累計協調搶修隊伍158支,出動搶修人員1617人次、搶修車輛348臺次,高效完成了158條10千伏線路、4684個臺區的搶修任務。
沖鋒在前 搶修一線黨旗飄揚
國網洛陽供電公司黨委發出號召,要求各級黨組織在防汛救災、迎峰度夏中充分發揮基層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電網安全筑牢“紅色堤壩”,為災區百姓點亮“希望之光”。
在受災最為嚴重的洛陽市偃師區山化鎮,偃師供電公司焦裕祿共產黨員服務隊第一時間挺進各村鎮受災現場,勘察供電設施受損情況,制定搶修方案,不間斷連續作戰,全力組織開展搶修及災后重建工作。
汝陽10千伏明寺線虎寨支線位于山區,地理環境復雜,受暴雨天氣影響,該支線11至26號桿受泥石流沖刷傾倒,直接影響該村210余戶村民的正常用電。國網汝陽縣供電公司黨員突擊隊晝夜奮戰,清理樹障、運送物資、接線換線,迅速為虎寨村恢復供電。
國網嵩縣供電公司黨委組織開展“學史力行辦實事 救災募捐暖人心”救災搶險捐款活動,面向全體干部職工發出防汛救災捐款倡議,切實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重建家園。
編輯:張恒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