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張治中 通訊員 廖濤 王修文
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連續幾日,無情地侵襲著南陽南召這個地處伏牛山深處的山區縣。
7月20日晚,南陽市南召縣小店鄉防汛值班室里,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凝重而緊張的氣息。正在鄉政府防汛值班的鄉黨委副書記李巍心里異常焦急,楊樹坪村的河水超警戒水位了嗎?昨天給村里安排了撤離任務,不知道群眾現在安全的嗎?
李巍正要撥通楊樹坪村黨支部書記高鵬的電話,詢問抗洪救災情況。
叮鈴鈴、叮鈴鈴,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
“小店鄉楊樹坪村降雨量驟增,趕快派人查看汛情,指導防汛救災!”晚上9點50分,縣防汛指揮部下達命令。
“明昌,值班電話一刻也不能離人。”
“延軍,馬上跟我下村。”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囑托好值班員堅守值班電話,李巍迅速拿起車鑰匙,叫上鄉干尹延軍,沖進暴雨中,開車急速奔赴楊樹坪村,與時間賽跑,與災情賽跑。
“嘟……嘟……嘟……”李巍發動車輛,撥下楊樹坪村黨支部書記高鵬的手機,焦急地等待對方的回應。
“老高,村里汛情咋樣?”
“李書記,村里雨下得很大,河水暴漲……”
“按照防汛預案,立即安排群眾撤離,一刻也不能耽擱,一個也不能落下。我馬上就到。”掛斷電話,李巍又深踩了一腳油門。
黑夜中,一輛黑色的小車,頂著箭陣般密集的暴雨,飛馳在鄉間的道路上。大雨打到車頂上嘩嘩嘩直響,雨刮器使足了吃奶的勁不停地擺動,可無盡的雨水怎么也刮不完,車前的視線模糊不清,只能隱約看到路影。
“李書記,村里有老高他們在,你開著車連路都看不清,我們回鄉政府吧。”尹延軍擔心地說。
“不能回,村里的黨員和群眾都等著我們呢。”李巍堅定地說。
小車在鄉間道路的義無反顧地疾馳,左側昔日嫻靜溫順的小河,今晚像著了魔一樣疾速上漲,洶涌的河水咆哮著、怒吼著,憤怒的狂風卷起浪花涌向路面。雨水浸泡、沖刷著道路右側的山體,不時有石塊砸向路面。
轟的一聲巨響,雨水夾雜著石塊砸向車頂,車頭右側瞬間掩埋在石塊之中,渾濁的雨水夾雜著樹枝石塊泥土蓋滿了前擋風玻璃,眼前頓時一片黑暗。
“山體滑坡了!快點加油門沖過去!”尹延軍急切地催促。
李巍心頭一驚,打了個冷顫,下意識地雙手握緊方向盤,右腳緊踩油門不松,小車劇烈地顛簸著向前沖。
車頭損壞嚴重,露出了發動機,前擋風玻璃龜裂,右側車窗被擊碎,車門被砸出了個大窟窿,突如其來的災難把小車侵襲得體無完膚,雨水夾雜著泥土、碎石不停地往車廂里灌。
還好輪胎沒有被扎破,車還能繼續行駛,李巍稍稍松了一口氣。
“李書記,雨這么大,車輛受損嚴重,前面的山體隨時還有滑坡的危險,咱倆敢不敢去了,別把命搭到這呀。”驚魂未定的尹延軍急切地說。
“延軍,我們有生命危險,但村里的群眾也隨時有被洪水沖走的危險,他們更需要我們,危難關頭,我們黨員領導干部要第一個沖上前。”李巍神色專注,緊盯前方的道路。
“聽你的,李書記,你專心開車,我幫你觀察路上的險情。”尹延軍鼓起勇氣,堅定信念,細心地環顧起四周。
經歷1個多小時的生死時速,車終于到達楊樹坪村。此時,洶涌的洪水猛烈地沖刷著空山河兩岸,發出振聾發聵的吼叫。
“老高,康大伯老兩口轉移了嗎?他們家附近可是易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的重點地帶。”李巍見到楊樹坪村黨支部書記高鵬急切地問。
“按照你的安排,已經安全轉移到他兒子家里了。”
“這老兩口可是個倔脾氣,一定得到他兒子家確認一下。”
來到康大伯兒子家,見到老兩口安然無恙,李巍惦念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李巍在村干部的帶領下,在村內進行拉網式安全排查,指導防汛工作。傾盆的暴雨不停,洶涌的空山河水還在疾速上漲,河邊低洼處一家農家樂里,60多歲的王鐵成和老伴正睡得香,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渾然不覺。
“咚!咚!咚!屋里有人嗎?”急促的敲門聲叫醒老兩口。
“老伯,你和大嬸要馬上撤離,這里隨時有生命危險。”李巍勸說老兩口,幫助他們撤到村里親戚家緊急避險。
排查安全隱患,幫助群眾安全撤離,在漫水橋兩端設施隔離帶,派專人值守,防止群眾冒險過河……在李巍的感召下,大家有了主心骨,越來越多的黨員干部群眾參與的防汛救災中。
一切處置妥當,已經是凌晨2點多,李巍顧不上休息,拖著疲憊的身軀,又向下一個深山村皇城村奔去……
雨仍在下,浪依然急,防汛救災的任務仍很繁重。但只要黨員干部勇當使命,沖鋒在前,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與廣大人民群眾擰成一股繩,充分發揮組織的力量、群眾的力量、團結的力量,終會迎來風雨過后的朗朗晴空。 (編輯 施尚景)
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連續幾日,無情地侵襲著南陽南召這個地處伏牛山深處的山區縣。
7月20日晚,南陽市南召縣小店鄉防汛值班室里,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凝重而緊張的氣息。正在鄉政府防汛值班的鄉黨委副書記李巍心里異常焦急,楊樹坪村的河水超警戒水位了嗎?昨天給村里安排了撤離任務,不知道群眾現在安全的嗎?
李巍正要撥通楊樹坪村黨支部書記高鵬的電話,詢問抗洪救災情況。
叮鈴鈴、叮鈴鈴,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
“小店鄉楊樹坪村降雨量驟增,趕快派人查看汛情,指導防汛救災!”晚上9點50分,縣防汛指揮部下達命令。
“明昌,值班電話一刻也不能離人。”
“延軍,馬上跟我下村。”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囑托好值班員堅守值班電話,李巍迅速拿起車鑰匙,叫上鄉干尹延軍,沖進暴雨中,開車急速奔赴楊樹坪村,與時間賽跑,與災情賽跑。
“嘟……嘟……嘟……”李巍發動車輛,撥下楊樹坪村黨支部書記高鵬的手機,焦急地等待對方的回應。
“老高,村里汛情咋樣?”
“李書記,村里雨下得很大,河水暴漲……”
“按照防汛預案,立即安排群眾撤離,一刻也不能耽擱,一個也不能落下。我馬上就到。”掛斷電話,李巍又深踩了一腳油門。
黑夜中,一輛黑色的小車,頂著箭陣般密集的暴雨,飛馳在鄉間的道路上。大雨打到車頂上嘩嘩嘩直響,雨刮器使足了吃奶的勁不停地擺動,可無盡的雨水怎么也刮不完,車前的視線模糊不清,只能隱約看到路影。
“李書記,村里有老高他們在,你開著車連路都看不清,我們回鄉政府吧。”尹延軍擔心地說。
“不能回,村里的黨員和群眾都等著我們呢。”李巍堅定地說。
小車在鄉間道路的義無反顧地疾馳,左側昔日嫻靜溫順的小河,今晚像著了魔一樣疾速上漲,洶涌的河水咆哮著、怒吼著,憤怒的狂風卷起浪花涌向路面。雨水浸泡、沖刷著道路右側的山體,不時有石塊砸向路面。
轟的一聲巨響,雨水夾雜著石塊砸向車頂,車頭右側瞬間掩埋在石塊之中,渾濁的雨水夾雜著樹枝石塊泥土蓋滿了前擋風玻璃,眼前頓時一片黑暗。
“山體滑坡了!快點加油門沖過去!”尹延軍急切地催促。
李巍心頭一驚,打了個冷顫,下意識地雙手握緊方向盤,右腳緊踩油門不松,小車劇烈地顛簸著向前沖。
車頭損壞嚴重,露出了發動機,前擋風玻璃龜裂,右側車窗被擊碎,車門被砸出了個大窟窿,突如其來的災難把小車侵襲得體無完膚,雨水夾雜著泥土、碎石不停地往車廂里灌。
還好輪胎沒有被扎破,車還能繼續行駛,李巍稍稍松了一口氣。
“李書記,雨這么大,車輛受損嚴重,前面的山體隨時還有滑坡的危險,咱倆敢不敢去了,別把命搭到這呀。”驚魂未定的尹延軍急切地說。
“延軍,我們有生命危險,但村里的群眾也隨時有被洪水沖走的危險,他們更需要我們,危難關頭,我們黨員領導干部要第一個沖上前。”李巍神色專注,緊盯前方的道路。
“聽你的,李書記,你專心開車,我幫你觀察路上的險情。”尹延軍鼓起勇氣,堅定信念,細心地環顧起四周。
經歷1個多小時的生死時速,車終于到達楊樹坪村。此時,洶涌的洪水猛烈地沖刷著空山河兩岸,發出振聾發聵的吼叫。
“老高,康大伯老兩口轉移了嗎?他們家附近可是易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的重點地帶。”李巍見到楊樹坪村黨支部書記高鵬急切地問。
“按照你的安排,已經安全轉移到他兒子家里了。”
“這老兩口可是個倔脾氣,一定得到他兒子家確認一下。”
來到康大伯兒子家,見到老兩口安然無恙,李巍惦念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李巍在村干部的帶領下,在村內進行拉網式安全排查,指導防汛工作。傾盆的暴雨不停,洶涌的空山河水還在疾速上漲,河邊低洼處一家農家樂里,60多歲的王鐵成和老伴正睡得香,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渾然不覺。
“咚!咚!咚!屋里有人嗎?”急促的敲門聲叫醒老兩口。
“老伯,你和大嬸要馬上撤離,這里隨時有生命危險。”李巍勸說老兩口,幫助他們撤到村里親戚家緊急避險。
排查安全隱患,幫助群眾安全撤離,在漫水橋兩端設施隔離帶,派專人值守,防止群眾冒險過河……在李巍的感召下,大家有了主心骨,越來越多的黨員干部群眾參與的防汛救災中。
一切處置妥當,已經是凌晨2點多,李巍顧不上休息,拖著疲憊的身軀,又向下一個深山村皇城村奔去……
雨仍在下,浪依然急,防汛救災的任務仍很繁重。但只要黨員干部勇當使命,沖鋒在前,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與廣大人民群眾擰成一股繩,充分發揮組織的力量、群眾的力量、團結的力量,終會迎來風雨過后的朗朗晴空。 (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