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見習記者丁連營 通訊員劉楠楠
7月30日凌晨,許昌長葛市古橋鎮供電所所長高季秋從山郭村搶修結束后,帶著一身的泥土回到所里,顧不上整理衣服,又開始整理工作日志,實在太累了,不知覺地伏在辦公桌上就睡著了,算上今天,這已是他第11天沒有回過家了。
高季秋是一名退役戰士,服役期間負責重要單位的警衛工作,兩年有余的部隊生涯鍛造了他堅毅勇敢、敢于擔當的行為品格。
7月20日,高季秋接到抗洪搶險任務后,連夜組織人員把供電所門口沙袋加高至1.3米。上游水位不斷上漲,泄洪后古橋、尹莊變電站均嚴重積水,高季秋果斷處置停運避險,古橋鎮和南席鎮兩個鄉鎮全部停電。
洪水肆虐,造成全鎮停電,群眾的生產生活遭到很大影響。
“就是不吃不喝不睡覺,我也要盡快恢復群眾用電。”高季秋眉頭緊鎖,自言自語地說。
一邊安排人員在站內抗洪搶修,一邊又組織人員連夜為災民安置點、防汛指揮部、堤壩決口處等搶險重要地點提供應急電源和移動照明設備,全力保障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7月25日晚,南席鎮馬武堤壩和楊店堤壩要連夜合龍,高季秋作為一個退役戰士奮斗在抗洪一線,使得子弟兵和群眾在供電順利的環境下合龍成功。
洪水退去后,在董村、老城、石象、和尚橋、城東、城西等兄弟單位電力人的支援下,加班加點逐臺區、逐戶排查隱患、消除設備缺陷,挨家挨戶檢查用電設備。
“高所長,俺們冷庫的配電房被水淹了,水抽干了,但是內部送不上電,老是跳閘,你能不能幫我來看看?”7月26日,許昌玖煜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東利的打來求救電話。
“好的,您別急,我這就帶人過去!”,高季秋掛上電話,檢修工具順手拎上車,一個箭步邁上車,關上車門,朝著王東利食品廠的方向駛去。
到了現場,仔細檢查后,發現是一個制冷機組由于水泡時間過長,設備漏電,把漏電設備隔離開后,一次性送電成功,冷庫重新運轉。
“太感謝了,高所長,要是還不來電,俺們冷庫的產品絕對全部報廢了,謝謝你幫我把損失降到了最低!”
古橋、南席兩鎮是長葛市的農業大鎮,村民靠打零工和農產品收入作為經濟來源,這次受災后,電力搶修人員晝夜不停搶修恢復送電,為村民開展自救、災后重建家園提供電力保障,這是電力企業的責任。
翻開厚厚的工作日志,記錄著每天高強度的工作狀態,記錄著誰家經濟困難,記錄著誰家電線需要更換等等,無不體現著高季秋認真細致、心懷群眾的柔情一面。
“高所長,這都11天了,準備啥時候回家看看?”
“搶險救災是全公司的攻堅任務,任務完成了,我們還有自己供電所的工作,忙完再回家吧!”
編輯:張恒 劉夢鴿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