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鄭超
“你好,請配合出示健康碼,謝謝。”疫情防控志愿援者張志軍正在對進入小區的人員進行健康碼篩查。
疫情暴發后,珠江榮域小區被調整為封控區,得知這一消息,鄭州熱力集團有限公司職工張志軍第一時間報名加入珠江社區志愿者團隊,在”大愛嵩山,共同守護”嵩山路街道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中,第一個申請成為志愿者,投身一線,抗擊疫情。
根據社區對志愿者的工作安排,張志軍的工作時間為每天晚6點至晚8點。但為了更快了解工作流程、更好適應工作規范,8月6日早7點,張志軍已經來到志愿者服務點,加入到第一班志愿者服務中,密切配合社區工作人員進行防疫宣傳、引導掃碼、登記核酸檢測信息,勸導小區居民少出門、不串門、不集聚,耐心細致宣傳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和防護措施,認真講解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提高小區居民的防范意識。
當晚6點,時值晚餐時間,居民采購用品較多,從卡口至大門處來回奔波數十趟,張志軍為居民傳遞和購買蔬菜、水果、米面、藥品等。忙碌到下班時間后,看到事情太多,他又主動留下,繼續為居民服務。
當忙碌到將近9點時,他看到志愿者服務群里發出緊急通知:因有“紅碼”人員,要對其全部居家隔離,需要志愿者支援……尚未吃完飯的張志軍第一個趕到社區,協助社區人員準備好了隔離牌、封條、承諾書,并與其他志愿者一起穿上隔離服,逐一對28戶“紅碼”居民家庭進行封閉隔離。
部分居民對隔離存在有誤解,非但不配合隔離工作,而且還對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惡語相向。面對這種局面,張志軍不急不躁,冷靜安撫隔離人員的同時對隔離人員進行了政策講解。
因小區沒有電梯,穿著笨重的隔離服跑了幾棟樓后,大量汗水順著貼身的衣服向下淌,流進了鞋子里,爬樓梯時,腿像灌滿鉛似的,伴隨著頭暈惡心,每走一階樓梯都要用平時幾倍的力氣,但張志軍沒有一言一語,積極配合醫護工作人員,直至深夜完成全部隔離任務。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鮮紅的旗幟,面對疫情,我們必須得沖鋒在前,全力以赴”,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張志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黨員無私奉獻、報國為民的堅定信念,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服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