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宋紅勝 實習生 金萍 通訊員 孫玉鐲 劉文靜 文/圖
近日,新鄉遭遇了歷史罕見的超強暴雨,牧野大地變“一片汪洋”。危難時刻,總有這么一群人,他們來到抗洪一線,冒著生命危險,守護周圍同胞。新鄉市農科院的工作人員,就是其中一員。
“保護國家財產,我義不容辭”
防汛救災期間,新鄉市農科院辦公室主任范永勝輾轉反側。他牽掛著行政院的一門一窗;牽掛著輝縣的每一桿玉米、每一片土地;牽掛著新址的每一根稻株、每一棵辣椒。
洪水肆虐,市區的洪水已導致道路幾乎無法通行,范永勝卻毅然走出家門。他召集屈濤、劉翼成、朱坤等人,去單位查看進水及受損情況。
他們淌著到大腿根的水艱難抵達單位。在單位匯合后,范永勝第一時間組織大家對配電室及辦公樓進行檢查;聯系南環研發中心及輝縣試驗地,統計受災情況;及時轉發氣象信息到工作群,安排部署防汛工作。
忙碌到腳不沾地,但范永勝說他很快樂。因為他保護了單位的財產,保護了大家日常辦公的地方。
“關鍵時刻,我必須沖上去”
牧野湖湖水暴漲,有倒灌危險!
得知這一消息后,范永勝迅速趕往牧野湖裝扛沙袋,和群眾一起封堵河水倒灌。勞動中范永勝奮勇當先,運土、裝袋、搬扛、固堤壩,揮汗如雨。
由于人手不夠,他積極將牧野湖告急的情況發到多個微信群,召集更多志愿者加入。一個,兩個,三個……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牧野湖保護戰”,范永勝發揮帶頭作用,迅速組織,將志愿者編成小組行動。最終,在大家的努力下,牧野湖筑壩基本形成。
大堤筑成了,但范永勝手破了,腰也累彎了??墒撬还苓@些,他說“作為共產黨員,關鍵時刻必須要勇擔當,沖上去!”
艱難險阻,不能阻擋他勇往直前的腳步
衛輝告急!物資緊缺!
時刻關注災情的范永勝,全然不顧連續奮戰的勞累,立即投入到“衛輝保衛戰”中。
他和同事自費購買飲用水、方便面、蔬菜等物資,準備運往衛輝。但此時的衛輝早已成為一座水城,道路無法通行。
范永勝心急如焚,他抱著物資必須送到群眾手中的態度,輾轉聯系到衛輝市財政局,協調特殊車輛,終于將物資送到救助點。
此時,微信圈有一則“衛濱區養老院的老人們嚴重缺乏物資,亟待救援”的消息。范永勝等人看到后再次自費采購蔬菜、礦泉水、方便面等物資,立即送往衛濱區辦事處。
洪水漫灌,通往養老院的道路異常艱難,但面對未知的洪水,范永勝等人沒有退卻。“即使車輛拋錨,也要及時將物資送到老人們手中”范永勝說道。
平時半個小時的路程,他們走了兩個多小時,物資終于送達養老院。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在最危險的地方,往往都有農科人的身影。
防汛救災期間,市政府發出十萬火急動員令,榮校路和新中大道交叉口附近,洪水正源源不斷地往市區倒灌。
聞“汛”而來,此時已經連續奮戰36小時的范永勝體力嚴重透支。但他依然帶領農科院幾十名志愿者,在湍急的水流中和其他志愿者手拉著手,排成了長龍,用身體組成人墻擋住了漫堤的水勢。
這邊形勢剛剛好轉,范永勝又奔走在運送物資的道路上。前往小店送物資、及時將飯菜送至牧野區政府救助點,讓救援人員及時吃上熱乎的饅頭。面對救援人員的感謝,他們放下東西就急匆匆離開,迅速開展下一場救援。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我和我的城市,齊心克大雨滂沱。”暴雨過后,唱著這首改編版的歌曲,范永勝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悸動。
如今,包括范永勝在內的新鄉市農科院工作人員,他們仍奔赴在災后重建的工作中。
(河南商報首席編輯 李萌 編輯 吉倩倩 施尚景 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