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頂山市汝州市紫云路街道鐵爐馬村,有一群平均年齡70多歲的老黨員,他們冒著酷暑、不懼風險,充分發揮老黨員的先進性,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黨性覺悟高,主動來值勤
8月7日上午,鐵爐馬村疫情防控卡點黨旗飄揚,村里73歲高齡的老黨員魯萬清身穿志愿者紅馬甲,戴著口罩,手持測溫槍,認真地為入村人員測量體溫。
鐵爐馬村黨支部書記宋志魁告訴記者,魯萬清是一名有41年黨齡的老黨員,黨性覺悟都很高,對村里的大事小情一直都很關心。前幾天村里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因為魯萬清年紀大了,所以村委會也沒有通知他。魯萬清是看到路口搭起了帳篷,自己主動跑過來值勤的。
聽到宋志魁這樣介紹,魯萬清由衷地說:“疫情形勢這么嚴峻,共同防控疫情是我們大家的事。村里的黨員干部整天防控疫情都那么忙,我在家閑著沒啥事,就想著來防控卡點看看能幫忙干點啥。作為一名老黨員,能出一份力就出一份力,能做一點奉獻就做點奉獻,都是應該做的!”
不論年齡論黨齡,關鍵時刻往前沖
“小伙子,疫情期間,情況特殊,謝絕探親訪友活動。安全起見,你還是就此返回,通過電話或視頻和朋友聯系,等疫情結束后再來。”8月7日上午,一個年輕小伙騎著電動車來到了鐵爐馬村疫情防控卡點,經了解得知小伙子是打算到村里找朋友的,身穿紅馬甲的老黨員馬應謙立即進行了勸返。
馬應謙今年64歲,黨齡41年。村里開始設立疫情防控卡點,他就來值勤了。鐵爐馬村面積大,常住人口多,車流人流量大,每天數小時的站崗值勤,年輕人都覺得吃力。可馬應謙和年輕人一樣輪崗值守,為來往的人員檢測體溫、登記信息、勸返外來車輛、防疫宣傳。如今,像測溫、掃碼、登記信息這些操作流程,他早已嫻熟掌握。
“作為一名黨員,不論年紀有多大,只要身體健康,腦子清醒,就要時刻聽黨的話,跟著黨走。疫情防控不敢麻痹大意,我這年齡雖然大,但是我黨齡長啊,關鍵時刻更要主動站出來,給年輕黨員做好表率。”天氣炎熱,馬應謙站在卡點旁的小樹下,一邊擦拭著額頭的汗珠,一邊對記者說。
花甲老人心向黨,帶病請纓抗疫情
在鐵爐馬村五組四街的街口有一條石凳,連日來,老黨員馬三根成了這條石凳的常客。他不時地提醒來往村民勤洗手、多通風,不聚眾、少出門,如果必須出門,一定要戴好口罩。
馬三根今年78歲,也是一名有40年以上黨齡的老黨員。因為去年腿部摔傷,傷好以后一直需要借助四腳助行器行動。聽說村里發動黨員群眾防范疫情后,他一直記掛在心,多次到村委會表態,說之前自己腿腳不方便,村里一直都很關心他,現在不能為村里疫情防控出力,心里很是過意不去。為了滿足老人家為疫情防控做工作的迫切愿望,村黨支部書記宋志魁和村委會成員商議后,專程找到馬三根,請他擔任鐵爐馬村五組四街街長,主要任務是宣傳防疫注意事項,同時關注整條街9戶村民疫情期間的行動信息,發現有疫情隱患及時上報。
“這幾天,我每天都坐在這條石凳上,和路過的村民聊聊防疫注意事項,也會讓村民們多待在家里,避免和中高風險地區人員接觸,這也是在執行村委會交給我的抗疫任務。”8月7日上午,馬三根提起村委會對他的關懷,話語里滿是欣慰和自豪。
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也是檢驗黨員初心使命的戰場。鐵爐馬村的這幾位老黨員雖然青春不再,但為民初心依舊熾熱滾燙。他們堅守在防控一線,不僅展示了黨員風采,更用他們散發的紅色能量感染著每一位年輕黨員和志愿者,讓大家更加堅定了打贏疫情防控硬仗的信心。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只有黨員首先站出來、敢于沖上去,把群眾帶動起來、凝聚起來、組織起來,才能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這些老黨員帶了一個好頭,做了好表率,我們村黨支部深受鼓舞和感動。相信在我們全體黨員群眾的全力配合下,這場疫情防控戰役我們一定能打得贏!”鐵爐馬村黨支部書記宋志魁感慨地說。
(編輯:謝鵬 吉倩倩 施尚景 呂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