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下午5時—12日凌晨5時,駐馬店市中醫院志愿醫療隊迅速集結驅車到正陽開展核酸檢測篩查工作,24小時累計采樣50000人,圓滿完成了工作任務。
為打好這場大規模核酸篩查“閃電戰”,駐馬店市中醫院廣大醫護人員迅速集結、爭分奪秒、不分晝夜,當中涌現出無數感人的瞬間……
馮玉杰:“我是共產黨員,哪里需要我就往哪里去”
8月11日下午2時,醫院招募志愿者去正陽進行核酸檢測時,作為麻醉科副主任,馮玉杰中午一點剛下班到家。“緊急任務對于我們醫護人員來說很常見,任何任務于我們而言就是命令,我們必須義不容辭、全力以赴。”于是,他便從醫院出發前往采集點,迅速準備好物資并換好一身裝備后,“化身”成一線采樣人員投入戰斗。
在現場,一位60多歲的老人因吃過飯沒多久,取樣時咽部不適,嘔吐物濺了馮玉杰的手套和防護服上。看到此景,他馬上說:“大爺,沒事,您先歇歇,我稍后給您采集。”這位大爺馬上說:“年輕人,對不住了,把你衣服都弄臟了。”“這很正常,您不用擔心。”說完他就去換了身防護服。還有一位年輕人過來詢問,我媽媽剛行動不便,你能上樓采嗎?“可以,你先留下電話,等我把這一波采完,給你打電話……”
從11日下午六點,一直檢測到凌晨一點多,直到再沒有一位居民來了,他們才脫下防護服,做檢測點收尾消殺工作,忙到12日凌晨一點半,他們才吃上一口飯、喝上一口水。由于長時間進行核酸采樣,馮玉杰的手臂、肩膀不斷重復采樣動作,導致肌肉勞損,全身酸痛。
不過,對此,馮玉杰認為是醫務人員職責所在,黨員的身份也激勵著他全身心投入到核酸采樣工作中去,“共產黨員要時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我們是累并快樂著!”
張燕:展示白衣天使“風采”
心胸大血管外科的護士長張燕,用汗水與雙手,筑起堅實的抗疫“長城”,以實際行動詮釋白衣天使的責任和使命。
看到醫院工作群里有招募志愿者去正陽檢測核酸后,她沒有絲毫猶豫,立即前往報名,因為她剛參加完市內的核酸檢測任務,她選擇了無悔逆行。因為她知道她是第一批進入發熱門診的護士,抗擊疫情有著豐富的經驗,報名后,她準備好物資,整裝待發。
“啊,張開嘴巴,看一下,好,可以了,下一位!要保持一米距離,做好防護工作。”張燕一邊用沙啞的聲音重復著這些話,一邊將棉簽伸進被采樣的群眾口中,在咽后壁轉了一圈,便熟練地將棉簽轉移至裝有細胞保存液的采集管里擰緊密封,隨后對雙手進行消毒。一次核酸采集過程不用半分鐘,但她要將這幾個動作在一天之內重復上千次。
在辛勞之余,張燕表示,采樣過程中,也有讓她感動的點滴。一個小姑娘對她說,阿姨,我媽媽到鄉下去采核酸去了,這是我特意給你們帶的蘋果和牛奶,你們一定要收下??粗妥约号畠翰畈欢啻蟮暮⒆樱查g淚目了。不少群眾在接受采樣時會向醫務人員道謝,說一句“你們辛苦了”;采樣點的工作人員貼心地為大家準備了消暑降溫的西瓜。
“能夠為這次正陽核酸檢測工作貢獻微薄之力,雖然很累,但是我特別自豪!作為一名醫務人員,在疫情面前,我們就應該要挺身而出,義不容辭承擔起這份職責與擔當。”張燕堅定地說道。
彭秀秀:防護面罩下藏著“愛笑”的眼睛
一名手術室的90后護士、預備黨員,報名參加核酸檢測任務后,她準備好了“應戰”。可是任務來得非常緊急,工作量又大,她還是有些壓力,“這是我想做的事,我絕不會退縮。”酷暑中的“全副武裝”穿上身后,她立刻進入角色,有條不紊地為群眾進行核酸采樣,她忘記了汗水浸透了全身,護目鏡下這張被汗水打濕的面孔,口罩無法藏住的微笑。
從下午到凌晨,夜燈下,她的嗓子累到沙啞,衣衫濕透,還出了疹子。她憑著超長的工作時間,克服疲勞的堅強毅力和分秒必爭的奉獻精神,看了著實讓人心疼。
陳明輝:“這是我們醫務人員的職責”
當看到需要支援正陽時,陳明輝剛下夜班,聞令而動,沒有半點猶豫,馬上報名,因為他知道疫情就是命令,剛完成市內第一批核酸檢測,比較有經驗。他便跟從醫院出發前往采集點,準備好了“戰斗”。
采集現場,天氣悶熱,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很快,他里面的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護目鏡下的雙眼四周也遍布汗珠。
“熱,真的很悶熱,感覺自己身體變成了一個大火爐。”陳明輝說,開始十幾分鐘后,他就感覺衣服全部濕透了,但是因為當時正是人流高峰期,前來檢測的居民一個接一個,雖然難受,但不會一直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上,只是想抓緊時間取樣,減少大家的等待時間。
在核酸檢測過程中,居民們排隊等候,其實也很辛苦,但大多數都很配合和理解。“有很多居民看到這些就會說,辛苦你們了,這么熱卻要穿這么厚的防護服,而且一忙就是好幾個小時。”陳明輝說,其實每次能聽到說一句“謝謝”,就已經很滿足了。
周小巍:“抗疫有我、出征必勝”
11日中午下班剛到家,還未吃飯,看到醫療群里面通知,緊急支援正陽核酸檢測,請大家積極報名??吹竭@樣的信息,周小巍想都沒想,立即報名。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他義不容辭;作為一名黨員,他以身作則;作為一名正陽家鄉人,他義無反顧。一股熱血涌上心頭,一個聲音在高喊:支援正陽,保衛家鄉,抗擊疫情!簡單的和妻子溝通,抱了抱兒子,親親還未滿歲的閨女,他拿起兩塊餅干,匆匆下樓,奔赴醫院。
到達正陽后,簡單的對接,他馬上投入到核酸檢測工作中。不知不覺,燈光已經亮起,汗水濕透衣服,霧氣朦朧雙眼,雙腳已經麻木。可是看到還有很多的父老鄉親在排隊,他腦海只有一個信念:堅持,再堅持。最后一名老鄉采集完畢后,他心底松了一口氣,一下子癱坐在椅子上,瞬間感覺全身疼痛,渾身發抖。摘下面罩,他和同事相視一笑,時間已是凌晨一點了。
王嬌:再次出征正陽
“去年疫情我就在疫情第一線防守大半年,前兩天才剛剛結束在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的核酸采集工作,今天中午我又自愿報名支援到正陽,我感到特別自豪。”肝膽科護士長王嬌說。
到達正陽指定地點后,迅速安排分工,所有工作有條不紊進行著。他們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進入到緊張的采集中。忙碌的采集使她們的衣服都濕透,從下午到晚上快十點多,大家還在堅持把采集工作做完。直到累的站不起來,他們才去吃飯。脫下厚重的防護服,里面全部都是水,衣服往下滴水,口罩順著脖子往下流水,臉上被防護用品留下了深深的痕跡,熱的滿臉通紅全是汗水,汗水直流弄的眼睛都睜不開了。結束后他們直接癱坐在凳子上,飯都放涼了都不想吃,接著又去支援另一個小區,一直忙到深夜兩點,才結束采集,收拾物品準備返回。
“我和同事們都很團結,一起努力。結束后,大家的衣服和襪子都能擰出水來,但都堅持下來了,采集工作也進展得非常順利。”王嬌說,“沒什么辛苦的,一想到能幫助群眾筑牢防疫抗疫的安全防線,我就覺得非常榮幸,滿足、快樂!”
他們一直忙到凌晨三點多,萬物寂寥,正陽的大街也異常安靜,又趕上深夜的零星小雨,200多名市中醫院人都在披星戴月地戰斗。這里不僅僅有醫務工作者,還有行管人員,后勤人員,分工不同,各自忙碌。雖然很累,很辛苦,但沒有一個人退縮,他們成了黑夜里最亮的“星”,在為疫情防控而戰斗。戰疫,我們一定能勝利!
(編輯:謝鵬 呂瑞天 張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