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張治中 通訊員 王暖
10月29日,南陽市唐河縣人民法院桐寨鋪法庭劉書堂法官成功調解一件涉及14名農民工的勞務合同糾紛案件,依法維護了農民工兄弟的合法權益。
2016年被告董某承包某小區工程,原告張某、謝某、吳某等14人為董某承建的工程提供勞務。工程結束后,被告董某一直未支付原告等人工資。原告等14人多次追要無果,無奈之下向法院提起訴訟。
群眾利益無小事,在認真審查案卷材料后,劉書堂法官當即定下調解結案的策略。被告的電話雖長期無人接聽,但一直沒有停機,劉書堂法官多次向被告發送短信勸解、說服教育,又耐心地向其解析相關法律及所應承擔的相應法律責任;另一方面,劉書堂法官向原告答疑釋法,緩和原告激動情緒,與當事人耐心溝通,充分了解原告意見。
經過劉書堂法官細致入微的講情、講理、講法,雙方最終達成了調解協議,被告承諾2021年12月31日前向各原告支付勞務費。整個案件調解過程中,劉書堂法官考慮到原、被告雙方人數眾多且身處外地,為便利當事人訴訟,減少當事人訴累,在征求當事人雙方意見后,劉書堂法官運用“云間”庭審系統展開了“云調解”,幫助農民工拿回辛辛苦苦的血汗錢。看著手里的調解書,農民工兄弟們五年以來懸著的心終于踏實了。
農民工工資問題不僅關系到廣大農民工兄弟的切身利益,更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公平正義與和諧穩定。唐河縣人民法院妥善化解農民工討薪等民生糾紛案件,致力于保護好農民工的“錢袋子”,做好農民工的“守薪人”。 (編輯 施尚景)
10月29日,南陽市唐河縣人民法院桐寨鋪法庭劉書堂法官成功調解一件涉及14名農民工的勞務合同糾紛案件,依法維護了農民工兄弟的合法權益。
2016年被告董某承包某小區工程,原告張某、謝某、吳某等14人為董某承建的工程提供勞務。工程結束后,被告董某一直未支付原告等人工資。原告等14人多次追要無果,無奈之下向法院提起訴訟。
群眾利益無小事,在認真審查案卷材料后,劉書堂法官當即定下調解結案的策略。被告的電話雖長期無人接聽,但一直沒有停機,劉書堂法官多次向被告發送短信勸解、說服教育,又耐心地向其解析相關法律及所應承擔的相應法律責任;另一方面,劉書堂法官向原告答疑釋法,緩和原告激動情緒,與當事人耐心溝通,充分了解原告意見。
經過劉書堂法官細致入微的講情、講理、講法,雙方最終達成了調解協議,被告承諾2021年12月31日前向各原告支付勞務費。整個案件調解過程中,劉書堂法官考慮到原、被告雙方人數眾多且身處外地,為便利當事人訴訟,減少當事人訴累,在征求當事人雙方意見后,劉書堂法官運用“云間”庭審系統展開了“云調解”,幫助農民工拿回辛辛苦苦的血汗錢。看著手里的調解書,農民工兄弟們五年以來懸著的心終于踏實了。
農民工工資問題不僅關系到廣大農民工兄弟的切身利益,更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公平正義與和諧穩定。唐河縣人民法院妥善化解農民工討薪等民生糾紛案件,致力于保護好農民工的“錢袋子”,做好農民工的“守薪人”。 (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