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張治中 通訊員 康帆 文/圖
近日,從河南省委宣傳部獲悉,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館等34個單位被命名為第八批“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館也是南陽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核心水源區和渠首所在地、全國移民大縣,因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淅川縣36.8萬移民遠遷他鄉,鑄造了“忠誠擔當、大愛報國”的移民精神。
為更好弘揚“移民精神”,全面展示淅川移民遷安過程以及淅川丹江移民的生產生活、民風民俗以及文化傳承,南水北調移民搬遷后,淅川縣在丹江南岸的盛灣鎮魚關村建成了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館。該博物館建筑面積520平方米,珍藏丹江移民圖片2萬余幅、書籍1200余類、媒體報道7000余篇、紀實視頻2萬分鐘、民俗實物2600余件,內部設“北國水源”“淅川民俗”“南水北調”“飲水思源”四個展覽區以及移民影像展廳。
近年來,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館始終按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關要求,積極拓展覆蓋面、影響力,成為一個以南水北調移民精神發掘傳承、移民精神教育培訓、移民文藝作品創作、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實踐為主的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今年9月,先后榮獲第八批“河南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和第七批“南陽市社會科學普及基地”稱號。
“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利用自身優勢特色,深入挖掘各類宣傳教育資源,不斷豐富移民精神宣傳內容和活動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愛國教育示范工作,為講好南水北調移民故事、樹好南陽形象做出新的貢獻。”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館負責人說。
編輯: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