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河南省南陽市人民政府印發《南陽市打造“全球中醫圣地、全國中醫高地、全國中醫藥名都”行動方案》,標志著南陽市在建設中醫藥強市上邁出新步伐。
方案要求,要充分發揮南陽歷史文化、中醫藥資源和自然生態優勢,以仲景文化為引領,以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為核心,以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仲景品牌為目標,將南陽打造為國際、國內中醫藥文化、事業、產業的新高地,推動醫圣故里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為南陽建設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建設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南陽市中醫院新院效果圖
醫圣祠文化園效果圖
方案提出,實施“1366”行動計劃,力爭“兩地一都”建設三年強基礎,五年上臺階,十年見成效。“1”即建好“一區”(南陽“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3”即中醫藥文化“三大工程”,“6”即中醫藥事業“六個一項目”,第二個“6”即中醫藥產業“六名塑造行動”。
打造“全球中醫圣地”。實施中醫藥文化“三大工程”:仲景文化地標建設工程、仲景文化傳播工程、仲景品牌提升工程,全方位多渠道弘揚仲景文化,守好仲景文化的“根”和“魂”,將南陽打造為全球中醫人的精神家園、神圣領地和世界中醫朝圣拜祖地。到2023年,醫圣祠文化園一期建成投入使用;2025年主題建筑及特色設施全面落成,南陽成為國內外重要的中醫藥學術會議舉辦地。到2030年,南陽中醫藥文化弘揚傳承體系全面形成,使“張仲景”成為享譽海內外、影響力首屈一指的中醫藥文化品牌。
打造“全國中醫高地”。實施中醫藥事業“六個一項目”:建設一所“雙一流”中醫藥大學、打造一個國家中醫區域醫療中心、培育一批名院名科名醫、培養一批高素質人才隊伍、搭建一批科研創新平臺、構建一個智慧中醫系統,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市,建設輻射豫鄂陜毗鄰區域的國家中醫區域醫療中心、仲景經方應用研究中心和中醫藥高等教育創新地。到2025年,建成國家中醫(骨傷)區域醫療中心,完成張仲景國醫大學復建,建設一批省級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中醫醫療水平達到全省前列;到2030年,中醫專科達到全國先進水平。
打造“全國中醫藥名都”。實施中醫藥產業“六名塑造行動”:種“名藥”、塑“名企”、建“名園”、育“名艾”、辦“名展”、創“名城”,推進南陽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為全市特色支柱產業,把南陽建成全國中藥材種植基地、中藥材生產加工和倉儲物流基地、仲景方藥重點研發基地、全國健康養生之都。到2025年,建成30個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培育4家以上產值超50億的中藥企業,15家超億元艾草企業,3-5個艾草強鎮,全市中醫藥產業年產值達到600億;到2030年達到千億規模。
方案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共謀劃實施了31個具有創新性的重點項目和工作,如創辦拜謁醫圣張仲景大典、創設“張仲景醫學獎”、建設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開發“走進中醫祖庭”主題文旅項目、開發建設南陽“中醫大腦”平臺、實施仲景人才隊伍引航工程等。
為確保“兩地一都”目標順利實施,《方案》明確成立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常務組長、有關市領導任副組長的“兩地一都”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各級黨委政府將“兩地一都”列為發展戰略目標,作為南陽建設全省副中心城市的主要支撐進行全面支持。
編輯:李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