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張治中
12月22日,南陽市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南陽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高嶺、市公安局優化營商環境辦公室主任、行政審批服務科科長畢險峰、市公安局犯罪偵查支隊黨委書記王勇、市公安局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王龍出席此次發布會,重點介紹了2021年以來該市公安局“優化營商環境暨萬警助萬企”活動開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據悉,服務企業、服務發展是公安機關的重大使命和重要職責。自“萬人助萬企”活動開展以來,南陽公安機關著眼“六穩”“六保”大局,立足主責主業,聚焦企業煩心的堵點、難點、痛點,堅持以打開路、以打護航,依法嚴厲打擊侵害企業合法權益、擾亂企業生產經營秩序等損害營商環境的違法犯罪,以最高標準、最實舉措,全力為企業經營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
重拳出擊,解決企業最煩最怨問題
今年以來,南陽全市公安機關堅持重拳出擊,通過系列嚴打整治行動,依法嚴厲打擊侵害企業違法犯罪。截至目前,全市新打掉侵害企業權益的黑惡犯罪團伙17個,偵辦侵犯知識產權、制售假冒偽劣、合同詐騙、職務侵占等侵犯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利違法犯罪案件481起,其中治安案件243起,刑事案件238起,為企業挽回損失2618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會上獲悉,今年9月份以來,該市公安局結合中宣部、中央網信辦等10部門部署的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以打擊敲詐勒索、尋釁滋事等涉企違法犯罪活動為突破點,在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下,圍繞企業最煩最怨的問題,部署開展“打假治敲”專項行動,通過三個多月的集中打擊,成功打掉了10個假冒記者身份實施敲詐勒索、強迫交易等犯罪的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37人(其中逮捕27人、拘留6人、取保候審4人),偵破案件329起,嚴厲打擊了擾亂市場主體生產經營秩序的違法犯罪活動,有力凈化了營商環境。
優化服務,解決企業最急最盼問題
南陽市公安局圍繞南陽“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標桿城市”目標定位,以增強企業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為第一導向,主動作為,精心服務,堅持“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讓民警多上門、讓企業少求助”的原則,著力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后一米”。
強化簡政放權。全面取消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網絡安全年度審核制度,下放5項經濟社會管理權限至縣級公安機關。“線下”聯合市場監管部門設立企業開辦“一窗通”專區,免費為新開辦企業提供5枚實體印章,印章刻制實現立等可取。供電、供氣、供熱、排水等施工占道、開挖許可事項全面實行“零審批”“零承諾”“零報備”,出臺規定對10種交通違法行為首次領罰款零記分,對24類涉企輕微違法行為“首違不罰”。
加速政務流程再造。大力推進“四減一造兩提”,爭創全省公安“放管服”改革政務服務標準化唯一試點單位,制定507個清晰易懂的事項辦理流程圖,政務事項法定辦結時限由4587個工作日壓縮至291個工作日,249項業務實現“零跑動”,250項業務即時辦結,為全省打造了“南陽公安樣板”。
深入推進服務便民化。創新打造以“微警局”為龍頭的公安政務服務品牌,大力推進馬上辦、一窗辦、就近辦等“十辦”舉措,開辟流動車管所、無人警局、派出所綜窗服務等服務渠道,推出“特殊群體上門辦”“流動辦證”“預約辦理”等特色服務,開展窗口“365”不打烊活動,制定2批25項“我為群眾辦實事”清單,建立全省首個外國人服務工作站,人才落戶“五零”舉措被省公安廳經驗推廣。
增強意識,防范企業最痛最恨問題
該市公安機關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持續開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項攻堅,著力解決企業和群眾最痛最恨的涉企電信詐騙案件。
突出精確打擊。對涉企電詐案件,市縣兩級公安機關堅持專班帶動、數據驅動和專案打擊,建立完善“分片包干、串并打擊”工作機制,著力打金主、摧平臺、斷鏈條,力爭做到全鏈條打擊。今年以來,先后快偵快破宛城某企業被詐騙案、臥龍某企業被詐騙案、西峽某企業被詐騙案等典型案件,企業職工反響熱烈。
突出精準宣傳。結合該市涉企常見詐騙類型,兩級公安機關聯合稅務局、財政局等部門,邀請國內知名安防公司講師對轄區企業財會人員開展專題培訓;利用“南陽微警局”多媒體矩陣,持續推出反詐系列報道,不斷加強涉企反詐宣傳教育,筑牢企業防詐“鐵籬笆”。
突出追贓挽損。兩級公安機關會同人民銀行不斷健全完善涉案資金緊急止付和快速凍結機制,7×24小時不間斷運行,依托平臺系統和入駐銀行同頻共振、緊密聯動,深追資金流向,延伸止付渠道,快速追贓挽損。至目前,相繼為淅川某企業追回150萬元、高新某企業追回40萬元,累計為企業追回360余萬元,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
下一步,南陽全市公安機關將繼續以“零容忍”“零懈怠”的態度,嚴厲打擊各類涉企刑事案件,通過推行“一證通辦”等“放管服效”改革,大力提升廣大市民群眾的辦事便利度等一系列措施,為維護南陽市社會治安大局持續穩定、高質量建設南陽副中心城市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編輯 苗亞祥 李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