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聶會軍 文/圖
“五彩文昌·時代新聲”應急廣播站開播, 為轄區1.2萬戶家庭編印《家庭知識手冊》活頁夾,建立綜合指揮調度中心,整合對講機、云視訊、安全巡檢系統、企業視頻監控、藍天衛士等數字化信息平臺,全街道一盤棋,直達指揮終端,切實提升了街道應急管理能力。這些畫面是焦作示范區文昌街道高標準提升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的生動縮影。
今年以來,文昌街道以“三零”創建工作為契機,統籌抓好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工作,抓好基層治理體系和應急體系融合共建,堅決扛起扛穩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
近年來,文昌街道探索實踐了“54143”基層治理模式,強化組織建設,成立了應急管理委員會、街道應急辦,統籌全轄區安全應急管理工作;突出應急救援,利用街道文化中心建設街道消防救援站,組建30人的應急救援隊伍,配備了應急物資。
科技支撐,實現網格化管理和指揮體系更加高效。具體做法:一是優化管理層級。將轄區36個行政村劃分為8個管區,36名村級網格員,540名安全勸導員,構建了街道、管區、村三級網格體系,做到了既高效統籌、又優化層級。二是開發了企業微信(政務版)。建立群組400個,吸納居民好友1.1萬人,通過群發功能直達群眾,提升大眾反應能力。三是巡檢信息化管理。基于微信平臺開發了網格巡檢平臺,各級網格員通過手機掃碼對58家重點企業、108家重點九小場所開展安全巡檢,實現了網格巡檢可管控、工作責任可落實。四是對講機高效運轉。街道為36個村的支部書記、安全網格員都配備了公網對講機共150部,利用對講機一對多的特性,指揮調度一呼百應,安全管理和應急管理實現了高效調度,快速反應。五是政企平臺互通互融。街道為明仁等3家企業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終端與街道指揮平臺相連,實現安全監管全覆蓋。六是延伸指揮終端。建立了街道綜合指揮調度中心,匯聚對講機、云視訊、安全巡檢系統、企業視頻監控、藍天衛士等大數據于一體,通過數字化分析,實現了全轄區統一調度,統一指揮。
廣播覆蓋,實現安全教育與應急廣播共同發力。文昌街道利用信息技術,建設了“五彩文昌·時代新聲”廣播站,轄區36個村大喇叭實現統一管理、統一發聲。利用廣播開辦了《安全之聲》欄目,內容涵蓋生產生活安全、燃氣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災害保護教育等內容,融政策性、知識性、可行性、警示性和服務性于一體,通過每日十分鐘的安全防范小妙招、以案說法課堂,讓群眾時時聽時時學,增強轄區群眾安全意識,營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良好氛圍。加強預警預報,街道通過應急廣播發布常態化、季節性、區域性風險預警預報信息,提醒群眾及時做好災害防范應對準備。
多輪驅動,實現微宣傳與創新性教育相結合。結合“三零”創建工作,深入開展安全教育進家庭活動,文昌街道印制了1.2萬冊《家庭安全知識手冊》全部發放到戶;定制了1.2萬冊的活頁夾,每期內容由聯戶黨員發送到戶。活頁夾內容涵蓋了政策解讀、應急知識、家庭教育等,群眾掃描二維碼可參與有獎答題,提升自我認知水平。
編輯 苗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