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過后,豫北鄉村的年味兒漸漸濃郁起來。集市上,商販們早早擺上了“虎虎生威”的貨物;街道上,村民們張羅著掛起了燈籠和彩燈;院子里,色澤誘人的臘肉讓人垂涎欲滴……2021年,國網新鄉縣供電公司在強電網、優服務上下功夫,在服務鄉村振興、助力美麗鄉村建設上作表率,全面助力全縣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
【電力扮靚美麗鄉村】
走進紅瓦白墻的小冀鎮秦村營村,寬闊筆直的道路貫通南北,一旁嶄新線桿上的根根銀線,將優質電能輸送至群眾身邊。
“一下雪就是冷。要是沒有空調,屋里都坐不住人。”1月6日,新鄉縣秦村營村民付新棟一邊在電腦上回復信息一邊說道。付新棟是村里的用電大戶,從事信息管理業務,家里除了4臺空調還有20多臺電腦,每個月電費都要上千元。“夏天用電高峰期的時候,電腦如果全部運行,空調就只能當電扇用,光吹風不制冷。現在好了,用電方面我一點也不擔心了。”
據介紹,2021年8月份,秦村營村經過新一輪電網改造,新建改造10千伏線路2.33千米、400伏線路和下戶線千米31.466千米,村內配電變壓器達到了11臺,戶均容量提升到2.35千伏安,榮獲省公司“2021年配網高質量勞動競賽示范村”。此次改造,至少滿足該區域電網5年以上的發展需求。
“建設美麗鄉村,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電。”秦村營村黨支部書記李安書介紹,電網改造后,村里給小廣場、小花園紛紛裝上了夜燈、探燈和射燈,村容村貌更美,“我們剛購買了一批燈籠,過年前在村里大街小巷都掛上紅燈籠、接上花燈,農村生活現在一點也不比城里差。”
【主動服務特色產業】
在新鄉縣大召營鎮葫蘆工藝品一條街上,71歲的張其忠手持電烙鐵在葫蘆上勾勒出石榴花的線條,伴隨著絲絲青煙,一個個“土葫蘆”變身“寶葫蘆”,成了精美藝術品,身價也隨之翻了十幾倍。
葫蘆喜水,灌溉靠電;葫蘆變身,作畫靠電。從葫蘆種植大觀園、葫蘆采摘節、工藝品加工,葫蘆產業已成為大召營鎮鄉村振興建設的一項特色農業。
葫蘆產業是大召營鎮鄉村振興的破題點,電力賦能必須馬上跟上。當了解到大召營打造葫蘆特色產業時,新鄉縣供電公司黨委立即部署啟動“黨建+鄉村振興”項目,由大召營供電所黨支部與大召營村簽訂了共建協議,在葫蘆種植基地和工藝品一條街設立了“黨員責任區”,采取“2+3+3”模式開展電力服務,即2人一組,每3天圍繞“問問客戶意見建議、講講安全用電知識、查查用電設備安全”開展一次特巡,確保供電無虞、用電無憂。
同時,該公司豐富“我為群眾辦實事”載體,組織基層黨支部、焦裕祿共產黨員服務隊積極開展電力服務下鄉活動。在各個鄉鎮、村莊繁華地段設立“經理服務臺”“移動營業廳”,面對面零距離征求客戶意見建議,現場為客戶辦理各項供電業務,做到“群眾聲音用心聽,用電問題馬上辦”,將連心橋架到群眾中,將電力服務送到家門口。
【全程護航農村電商】
“魚骨狀芝士餅干,奶香濃郁咸香酥脆,是居家必備零食。”1月6日,在新鄉綠源食品有限公司直播間,主播向網友介紹公司的熱門產品。和線下商超一樣,直播間后臺餅干的訂單一張接著一張。
“生產離不開電,直播銷售離不開電。我們從最初的食品模具廠,發展到現在的食品公司,離不開可靠的供電支持。”該公司副經理李興成向前來走訪的新鄉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道。他們從原材料和面成型、高溫烘焙、計量包裝全部采用自動化裝置,日最高產量60噸。
在新鄉縣,和綠源食品一樣的,還有福地電商創業園、各個農村淘寶站等多種產業。他們將腐竹、燒餅、綠植、水果等商品以及農副產品,依托“線下生產+線上營銷”的模式開展,開創出了一片新天地。
針對分散在全市的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新鄉縣供電公司組織各基層供電所技術骨干力量,深入到轄區內的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面對面開展供電服務,全方位開展安全用電隱患排查,幫助電商經營戶排除用電設備隱患,確保電商用上安全電、放心電。
近年來,新鄉縣供電公司主動圍繞融入新鄉縣電子商務發展計劃,全力做好供電服務,以實際行動支持電商發展。“經營電子商務一刻也離不開電力的支持,有了充足的電力保障,我們發展心理才有底。”當地一村級服務站負責人王小鵬說道。
(編輯 王紅春 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