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下車,掃行程碼和健康碼……”1月19日下午4點40分許,記者來到平頂山市郟縣安良鎮段溝村頭的疫情防控服務點時,遇到了正在值勤的該村津巴布韋籍媳婦裴心。
當時和裴心一起值班的,還有該村兩位女大學生張雨(鄭州牧業經濟學院,大二)和張夢迪(華南農業大學,大三),她們仨配合默契。裴心逐個為記者一行4人測體溫,查看行程碼、健康碼。信息登記完畢,體溫正常,裴心松開警示繩示意大家進村。“我(是)年輕人,(是)段溝村志愿者,我要盡到職責。”面對記者的采訪,裴心說。
裴心28歲,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市人,家里有媽媽、哥哥、姐姐、妹妹。她丈夫張永超精通陶瓷制作,擅長手繪、彩繪。2019年初被洛陽市國邦瓷業高薪聘請到津巴布韋工作,裴心的姐姐麗薩曾留學中國,受雇為張永超的翻譯,當得知張永超沒有女朋友時,麗薩把妹妹裴心介紹給了他,沒想到兩人一見鐘情。后來因為聘任期快結束,在征得雙方家長同意后,張永超就帶著裴心于2019年11月回國成家、定居。
“我爸的哥哥去世兩個月了,他就是(新冠肺炎患者)。”裴心說,她家鄉新冠肺炎也很厲害,但不戴口罩沒人管,想到去世的伯父,她非常樂意做志愿者,“中國的防疫很好,我很安全。”
裴心所在的段溝村和禹州市神?鎮直線距離僅3公里,全村有358戶1183口人,目前有24戶24人居家隔離,有居家健康監測12人。為做好疫情防控,該村只保留了一個出入口,在家的14位大學生和村干部組成了志愿者隊伍,堅守防控服務點、做好登記和村界巡邏等,為居家隔離人員送菜送面代購生活用品。當善良的裴心看到后,也是積極報名,和丈夫一起從事志愿服務。
編輯:劉夢鴿 王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