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表姐,我們都是很近的親戚,出于信任,我才借錢給她,沒想到她拖了一兩年都不給我,我沒辦法才到法院來起訴她。”原告郭某氣憤地對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法院法官胡紅林說道。
2018年10月25日,徐某因資金周轉,向郭某借款128000元,期間徐某償還了部分借款。2019年9月20日,雙方核算還余107188元未還,就該筆款項補簽了借款協議,約定徐某一年內還清107188元借款。后徐某未歸還借款,郭某多次向其催還未果,盛怒下將徐某訴至唐河縣法院。
2022年2月10日,承辦法官胡紅林接到案件后,積極聯系原、被告了解案情,但是根據原告提供的地址和手機號,未能聯系到被告。后經走訪調查終于聯系上被告,然而被告得知是法院來電后,情緒非常激動。
“你別生氣,咱們先把情緒平復一下再說。”胡紅林法官耐心勸導被告冷靜,被告這才說出了自己的苦衷:“郭某是我的表妹,我確實在她那里借了十幾萬塊錢,到現在沒有還。但不是我不愿意還,近兩年我經濟確實太困難了,還有很多外賬沒有要回,導致我沒有能力還賬。我和她平日感情很好,我如果有錢一定還她,我現在也在鄭州努力地籌錢。”
與被告溝通后,胡紅林法官這才了解到原、被告是一對表姐妹,且感情素來不錯。為更好地化解雙方矛盾,維護好二人多年親情,她決定以親情為突破口來調解案件。
由于手頭還有其他案子要忙,胡紅林當即讓法官助理吳翔與原告進行了溝通,向原告說明被告的實際情況,爭取原告的理解。溝通過程中,法官助理吳翔得知原告在北京打工,近期沒有辦法回唐河。考慮到群眾時間及訴訟成本問題,他向胡紅林法官建議使用“云間”庭審系統,線上對案件進行調解,減少當事人雙方的訴累。
2月18日,通過“云間”庭審系統,胡紅林法官與原、被告雙方進行了線上“面對面”溝通。
“徐大姐,你和郭大姐是表姐妹,關系向來親厚。當初她借款給你是出于親情,也是出于對你的信任。你到期不還錢,于情于理都是不對的,這種做法傷害了姐妹感情,令親人心寒。你換位思考一下,十幾萬也不是個小數目,每個家庭都要生活,親人之間只有相互信任、相互扶持,才能走得更長遠。”胡紅林法官向被告做了細致的釋法析理。
經過一番勸解,被告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知道自己欠錢不還的行為不僅損害了親情關系,也讓自己喪失了信譽,當下就向原告道歉,并承諾一年內分兩次償還完借款。
在法官的巧妙調解下,原告也理解了被告的難處,同意以上還款方式,并向被告表示原諒。
該案從立案到結案,僅用時8天就圓滿解決,讓失和的姐妹重拾親情。
近年來,唐河縣法院充分發揮訴源治理效能,有效發揮調解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的積極作用,積極組織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糾紛,努力達成案結事了人和,積極化解矛盾糾紛,真正做到司法便民,司法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