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結束后,甲方拖延不支付工資,作為乙方負責人的你,將如何面對等工錢回家過年的農民工兄弟?
陳萬德的做法讓很多人難以置信:他將信陽市區一幢200多平方米的臨街樓房低價賣掉,付清了農民工的工資,他們說,“老陳說話算數,跟著他干我們放心”。
干工程,他以賠錢出了名
2月22日,第八屆河南省道德模范頒獎儀式在鄭州舉行,作為信陽凱振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的陳萬德站在了聚光燈下——他榮獲第八屆河南省道德模范提名獎。
獲得榮譽,于62歲的陳萬德來說已習以為常。十年間,他獲得的榮譽數不勝數:信陽市首屆道德模范、“中國好人榜”誠實守信類好人、河南省第十屆“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慈善楷模、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陳萬德是信陽市平橋區查山鄉查山村人。初期成立施工隊伍時,由于資歷淺,一些單位總是對陳萬德抱有懷疑態度,怕工程質量不過關。有次,陳萬德找到一個單位領導爭取項目,承諾自己帶隊一定將工程做好。
受當時條件所限,很難保證施工砌塊的標準,陳萬德跑到商店給工人都買了尺子,用最原始的人工測量,超過誤差范圍的砌塊堅決不用。后來一算賬,光廢棄的材料就虧空不少,事情傳開后,大家都說陳萬德為人實在,做事講誠信。
有一年,陳萬德承建原信陽縣查山鄉糧倉工程項目,糧食局一共建四棟倉庫,由不同的建筑公司分別承建,同時開工。當時當地的磚價是8.5元一個垛,但不能保證工程質量。陳萬德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從90多公里外的羅山縣五家坡購買22.5元一個垛的優質磚,每垛經濟損失達2/3。完工驗收后,同期開工的其他項目質量問題不斷,然而陳萬德承建的項目卻成為樣板。
大浪淘沙始見金。當年,與陳萬德一起干建筑的老鄉不下百人,比他聰明的不在少數,大都回家務農了,如今還堅守建筑行業的人已屈指可數,而陳萬德無疑是其中的翹楚。
福報來后,他不忘反哺家鄉

誠信做事也給陳萬德帶來了豐厚回報。他的團隊先后承建了信陽市建設局綜合樓、明港面粉廠四棟立筒倉、明港儲備庫倉庫、省二紡機住宅樓、歐凱公司辦公樓、巨世電源廠房等多項工程,其負責的工程項目多次榮獲市級、省級榮譽稱號。
在公司陳萬德定下一條鐵律,農民工工資有三個時間必須結清:一是春季割麥插秧時;二是秋季孩子上學和收稻種麥時;三是過年時。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建筑行業受到不小的沖擊,然而他仍持續不拖欠農民工一分錢。
農民出身的陳萬德,幾十年來一直關心家鄉建設,熱心公益事業。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陳萬德通過區工會、區人大、查山鄉政府等方面捐款10萬元。不知不覺間,陳萬德先后為家鄉修路、挖塘、建校以及脫貧攻堅等累計捐款266萬元,資助孤寡老人、貧困學生、殘疾人、困難群眾等上百人。
在陳萬德心目中,他最大、最有成就的事業,就是培養好了4個子女。陳萬德說,他的大女兒如今在深圳發展,2009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主會場一項目招標,女兒所在公司從40多家企業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她做的比我好,貴州、云南山區學校需要課桌椅,她捐了40多萬元,疫情期間也捐了不少錢。”
讓陳萬德欣慰的是,小兒子也從英國留學歸來,在他的公司任職,從小兒子的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當年誠實守信的影子,以及那份熱愛家鄉、熱心公益的赤子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