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要振興,關鍵在黨建。
南陽市社旗縣興隆鎮充分運用黨建引領這支“筆”,在起筆、運筆、收筆中著力把黨的組織優勢、政治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的行動優勢,推進黨建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努力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起筆”組織建設,繪好“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的“人才合力圖”。基層黨組織是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的堅強堡壘,辦好農村的事,實現鄉村振興,同樣離不開基層黨建的引領作用。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興隆鎮進一步擴大黨組織覆蓋范圍,持續強化基層黨組織的主體責任和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拓展延伸服務群眾鏈條。進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引進機制,一方面,通過實地調研鄉村人才短板,多領域拓寬人才引入渠道,以選調選派、駐村書記、掛職鍛煉等方式將中堅力量放在鄉村;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回引”政策優勢,注重培養一批本地鄉土人才,在“田專家”“土秀才”中選拔優秀人才作為“領頭雁”,不斷筑牢振興“主心骨”。同時多角度組織專題培訓、多維度提高綜合素養,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主動掌握新知識、切實增長硬本領,爭做敢擔當、善作為的先鋒表率,為鄉村振興積蓄賦能,不斷筑牢鄉村振興人才基礎。
“運筆”產業發展,繪好“豐年樂業,隴上踏歌”的“富民強村圖”。產業是振興之本、強村之基、富民之源,沒有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就無從談起。鄉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興隆鎮充分發揮“黨支部+”引領作用,依托本地特有的文化、環境、地理地位等優勢資源,因地制宜確定發展方向,積極探索“黨支部+企業+基地+村集體+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持續優化農村產業布局。積極做好黨建引領城鄉融合、農旅融合發展文章,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突破口,把組織建在產業鏈上、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把農民富在產業鏈上,發展高效特色農業,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推動產業振興落實見效。
“收筆”鄉村治理,繪好“良田美池,碧水山青”的“生態發展圖”。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農村美不美,不僅決定著鄉村振興工作的“成色”,更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興隆鎮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入手,著力促進黨的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深度融合,引導村民全面參與鄉村治理,推進農村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積極探索“黨支部+黨員+群眾”模式,切實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綜合整治鄉村垃圾、污水處理、違建等問題,把單村“盆景”逐步打造成連片“風景”,讓鄉村振興既有“顏值”也有“內涵”。同時把黨建引領內嵌于鄉村治理各環節和全過程,通過制定并完善村規民約,打響青山綠水保衛戰,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真正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多角度、全方位繪好鄉村“青山常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