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外地也承建過很多項目,在內鄉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內鄉優質的營商環境,牧原職業學院項目從立項、審批到開工建設得到了相關部門領導的通力配合,高質量的辦事效率,心貼心的服務,使得該項目建設進程加速推進……”該項目負責人郝洪鐸滿懷信心地說道。
牧原職業學院項目是去年6月份達成投資意向,經過南陽市內鄉縣發改委多方協調,各部門鄉鎮的全力配合,從立項審批到開工建設僅用了3個月時間。這是內鄉縣優化營商環境,企業滿意的一個縮影。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為構建頂格領導、專班推進、合力攻堅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格局,內鄉縣成立了縣委優化營商環境委員會,該縣發改委承擔著委員會日常工作,統籌推進營商環境各項工作。調整完善縣級領導分包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工作推進機制,對照營商環境評價體系26項指標,成立八大工作專班,每個專班均由一名縣處級領導牽頭,分領域推進營商環境提升工作,確保壓力層層傳導、工作高位推進。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點多面廣,縣發改委以落實國家、省優化營商環境“兩條例”為主線,構建“1+2+N”政策、任務落實體系,形成以《內鄉縣貫徹落實<河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方案》為基礎,以制定的《南陽市2021年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方案任務落實臺賬》和開展的全縣優化營商環境問題專項整治行動為主線,以部門具體指標整改提升、任務達成為支撐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落實體系,一手抓專項整治、一手抓追趕超越,切實增強部門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能力,使各部門對營商環境工作達到什么目標完成什么任務做到心中有數,確保各項措施落地生效。
有一組數字很值得我們關注,就在2021年,內鄉縣新增市場主體3052家,平均每天新增8家;全縣市場主體總數突破1萬大關,已達11702家。
水美則魚肥,土沃則稻香。一家新市場主體,就是一張新的內鄉營商環境“信任票”,彰顯了各類市場主體持續看好內鄉營商環境的強烈信心,實現了“放水養魚”“水多魚多”的良性循環,打造了最優營商環境。
自“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開展以來,內鄉縣發改委結合實際、主動作為、高效閉環對營商環境工作進行指導,以64個指標責任單位和16個鄉鎮為主要節點,以“萬人助萬企”活動和“企業服務日”為載體,優化政企溝通平臺和企業訴求響應機制,謀劃建立行業管理和屬地管理相結合的縣鄉村三級立體式服務企業工作體系,縱向形成縣鄉村自上而下黨委(支部),橫向由縣級各部委、各單位,鄉鎮各站所,村級村“兩委”、企業黨員參與,把營商環境工作中的服務企業事項延伸至鄉(鎮)、村一級,全域動員、全員響應,采取“行業部門主辦、鄉鎮村幫辦、領導排憂解難”等形式,上下聯動、部門協同,努力為企業、群眾上門服務排憂解難,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納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