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提出,劃轉的中央企業國有股權,由國務院委托社保基金會負責集中持有,單獨核算,接受考核和監督。條件成熟時,經批準,社保基金會可組建養老金管理公司,獨立運營劃轉的中央企業國有股權。
劃轉的地方企業國有股權,由各省級人民政府設立國有獨資公司集中持有、管理和運營。也可將劃轉的國有股權委托本省(區、市)具有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功能的公司專戶管理。
方案要點
劃轉范圍
●將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納入劃轉范圍。
●公益類企業、文化企業、政策性和開發性金融機構以及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承接主體
●劃轉的中央企業國有股權,由國務院委托社保基金會負責集中持有,單獨核算,接受考核和監督。條件成熟時,經批準,社保基金會可組建養老金管理公司,獨立運營劃轉的中央企業國有股權。
●劃轉的地方企業國有股權,由各省級人民政府設立國有獨資公司集中持有、管理和運營。也可將劃轉的國有股權委托本省(區、市)具有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功能的公司專戶管理。
劃轉步驟
●第一步:2017年選擇部分中央企業和部分省份開展試點。中央企業包括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管理企業3至5家、中央金融機構2家。試點省份的劃轉工作由有關省(區、市)人民政府具體組織實施。
●第二步:2018年及以后,分批劃轉其他符合條件的中央管理企業、中央行政事業單位所辦企業以及中央金融機構的國有股權,盡快完成劃轉工作。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本地區地方國有企業的國有股權劃轉工作。
焦點1為何要劃轉國資充實社保?
方案指出,我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受多種因素影響,形成了一定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缺口。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壓力加大。在推動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同時,通過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使全體人民共享國有企業發展成果。
數據顯示,養老保險基金不平衡現象存在已久,由于東部地區年輕人口較多,繳納社保的較多,基金結余較多;而中西部地區老齡化程度高,養老基金支出大,則出現虧空。
焦點2哪些企業被列入劃轉范圍?
方案明確,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納入劃轉范圍。公益類企業、文化企業、政策性和開發性金融機構以及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方案明確,中央和地方企業集團已完成公司制改革的,直接劃轉企業集團股權;中央和地方企業集團未完成公司制改革的,抓緊推進改革,改制后按要求劃轉企業集團股權。同時,探索劃轉未完成公司制改革的企業集團所屬一級子公司股權。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因國有股權劃轉、投資等各種原因形成的上市企業和非上市企業股權除外。
此外,備受關注的是,方案實施后,將有多少資金注入社保基金?據財政部的數據,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不包括國有金融類企業,我國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資產總額已超過117萬億元。此外,據銀監會網站公布數據顯示,中國2017年9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已達247萬億元,而國有控股五大行在其中占比37.3%。
焦點3會不會影響企業正常經營?
為什么養老保險基金產生了缺口,要讓企業劃轉資本承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朱俊生表示,國有企業的資產是全民所有,利潤收入、股權分紅是有一部分要上繳國家的,從這個角度上說,劃轉國資充實社保基金是合法也合乎邏輯的。
劃轉會不會對國企的經營造成干擾?方案明確,社保基金會和各省(區、市)國有獨資公司等承接主體,作為財務投資者,不干預企業日常生產經營管理,其收益主要來源于股權分紅。
那么國有股權10%的劃轉,會不會給企業帶來負擔?朱俊生表示,企業分紅前一般要留出一部分利潤作為擴大再生產的資金,剩下的才拿出來分紅。“即使對國企的分紅國家也有相關規定,肯定是以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為前提的。”朱俊生說。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總體上有較大規模的結余,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有相當存量,短期內財政部門不會對劃轉的國有資本實施收益收繳,不會導致承接主體變現國有資本。
焦點4劃轉國資對股市有何影響?
國資劃轉進入社保基金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引發關注。財政部表示,主要劃轉對象是中央和地方企業集團的股權,一般不涉及上市企業。對于少量涉及的上市企業,劃轉是原國有股東將其10%的股權轉至社保基金會等承接主體,屬于國有股權的多元化持有,不改變企業國有股權的屬性和總量。
方案還明確,對劃入的國有股權,社保基金會等承接主體原則上應履行3年以上的禁售期義務,并應承接原持股主體的其他限售義務。這意味著,社保基金會等承接主體如果承接上市公司股份,不僅在承接后最少3年內不能減持手中股權,也要承擔起原國有股東的限售義務。
資深財經評論員皮海洲認為,社保基金等主體在限售期結束后還是可以減持的,而一旦社保基金大規模減持,會對市場有利空影響。此次劃轉的目的主要還是為了填補社保資金,央企有上市企業部分和非上市企業部分,國有資產很多,也不一定需要用上市公司資產來填補這方面的空白。而且上市公司限售股、減持上本來就很嚴格,不到萬不得已就不會涉及上市公司部分。此外,在涉及上市公司部分時,股權轉讓手續更加復雜,成本會增加。
綜合新華社、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