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勇敢叫逆行,有一種付出叫堅守。疫情當前,在焦作沁陽市疾控中心有這樣一對上陣父女兵,父親是在外奔忙的司機,女兒是堅守在實驗室里負責檢驗的檢驗員。雖然同屬于一個單位,只是樓上樓下的距離,但是繁忙的工作讓他們一天也見不上一面。勇敢逆行的父親和堅守陣地的女兒,成了抗疫路上的戰(zhàn)友。
今天一大早,在疾控中心大院內(nèi),記者見到了正在幫助同事搬運核酸采集用品的張社會。他個子不高、皮膚黝黑,干起活來非常麻利,裝運好所需物品后,他便開車送同事前往采集地點。
張社會告訴記者,他在疾控中心工作了30多年,一直在辦公室做司機,以前主要負責疫苗冷鏈運輸,全員核酸檢測以來,他負責接送采樣的同事以及醫(yī)療廢棄物的回收轉(zhuǎn)運工作。今年59歲,明年就要退休了,但是只要他還在崗一天,他就會把這一天的活兒都干好。他有個女兒,也在疾控中心上班,但是工作太忙很少見面,見了面也顧不上說話。
來到采集地點,幫助同事把桌子、凳子擺放好之后,他就急匆匆地下樓,拿上防護服,驅(qū)車前往出門較早的另一組核酸采集小隊。等待采集工作結(jié)束之后,他便換上防護服,開始醫(yī)療廢棄物清理、轉(zhuǎn)運工作。
“我們單位這個老張同志為人和善,工作態(tài)度認真,我們都親切地叫他張叔,平時跟隨我們下鄉(xiāng)東奔西跑,從來不說累,現(xiàn)在疫情當前,他也一直沖鋒在一線,接送我們?nèi)ゲ蓸狱c采樣,然后回收醫(yī)療廢棄物,也從不喊臟,也不怕危險。張叔有個女兒也是我們單位的,跟張叔一樣,工作上勤勤懇懇,多次受到領(lǐng)導的表揚,這對父女在我們單位的口碑還是很不錯的,大家說起他們都是贊不絕口。”沁陽市疾控中心公共衛(wèi)生科科員趙艷說。
穿上防護服的張社會工作起來格外認真,他仔細將廢棄物放置垃圾袋內(nèi)封口,并用消毒液進行消毒,之后搬運垃圾桶上車,然后從車里拿出酒精進行自我消毒后,開車前往下一個檢測點,繼續(xù)轉(zhuǎn)運醫(yī)療廢棄物,整個過程嚴謹有序。一個上午共奔赴五個采集點,收集醫(yī)療廢棄物五桶,同樣的消毒、搬運工作,重復了很多遍,但他始終一絲不茍。他說他平時的任務就是轉(zhuǎn)運疫苗,運輸醫(yī)療廢棄物,如今雖然年齡大一點了,但是干起工作來,絲毫不亞于年輕人。
采訪過程中,記者看到他走路不是很方便,他說這是前幾年不小心受的傷,現(xiàn)在都好了,不礙事。得知我們想采訪他的女兒,他非常熱心地帶我們上樓,并滿臉自豪地向我們介紹自己的女兒劉紅霞,“那個是我姑娘,她是負責檢驗工作的,平時工作起來踏踏實實,任勞任怨,兢兢業(yè)業(yè),從不叫苦叫累。”
劉紅霞今年35歲,是沁陽市疾控中心檢驗科科員,她工作認真負責、業(yè)務能力強,主要負責新冠核酸檢測體系的配制,PCR擴增儀的操作,以及新冠核酸檢測數(shù)據(jù)的整理和上報工作。父女兩人簡單寒暄了兩句后,劉紅霞就走進實驗室開始了忙碌的工作。她在實驗室里嚴謹認真的工作狀態(tài)和她的父親如出一轍。她說,能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覺得非常驕傲。
“紅霞這個姑娘非常好,平時工作中她臟活累活都是搶著干,她承擔的核酸檢測工作中有一項是信息上報,一般這個工作做完的時候就是凌晨一兩點了,但是第二天,她又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的工作當中來,這一點她跟她的父親還是挺像的。”沁陽市疾控中心檢驗科副科長張丹丹說。
“我的父親是位老疾控人,平時工作任勞任怨,兢兢業(yè)業(yè),我也是用這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平時,我的父親在外奔波,我在實驗室里,雖然在一個單位,但是很少見面。只要有空,我一回到家里,他就會對我說一定要把工作干好,領(lǐng)導交代的任務要好好完成。”沁陽市疾控中心檢驗科科員劉紅霞說。
父女兩人雖然分工不同,但是動靜結(jié)合,體現(xiàn)了使命的傳承,彰顯出疾控人不改的奉獻初心和無畏堅守。